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
《奉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全文
唐 / 陆龟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或偃虚斋或在公,蔼然林下昔贤风。

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

行药不离深幌底,寄书多向远山中。

西园夜烛偏堪忆,曾为题诗刻半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měibìngzhōngshūqíngshàngcuījiànyùn
táng / guīméng

huòyǎnzhāihuòzàigōngǎiránlínxiàxiánfēng
tíngqiányǒudiézhēngyānruǐ

liánwàirénbàoshuǐtǒng
xíngyàoshēnhuǎngshūduōxiàngyuǎnshānzhōng

西yuánzhúpiānkāncéngwèishībànhóng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友人的思念和书信往来的温馨情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和情趣。

"或偃虚斋或在公,蔼然林下昔贤风。" 这两句诗开篇便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偃虚斋”指的是清净的居所,“在公”则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这里借“昔贤风”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风的怀念,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对友人的敬仰。

"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庭院生活图景。“庭前有蝶”写出了蝴蝶在花间嬉戏的情景,而“帘外无人报水筒”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没有喧嚣,只是偶尔传来提水的声音,凸显了诗人的清寂生活和对友情的渴望。

"行药不离深幌底,寄书多向远山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依旧惦记着友情的深厚。虽然身体虚弱,但心中的友谊如行药般随身不离。而“寄书多向远山中”则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哪怕是遥远的地方,也愿意通过书信与其交流。

"西园夜烛偏堪忆,曾为题诗刻半红。"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时的怀旧情绪。“西园夜烛”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而“曾为题诗刻半红”则回忆起往日与友人共同创作诗歌的美好时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病中不仅有对自然美好的感受,更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寄托手法。

作者介绍
陆龟蒙

陆龟蒙
朝代:唐   字:鲁望   籍贯:江湖散   生辰:?~公元881年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猜你喜欢

閒居偶题

雨歇阶草净,鸟鸣丛竹中。

偶无轮鞅过,遂与山林同。

晞发庭际日,振衣松下风。

自非捐世故,谁得此相从。

(0)

听松

逸响依岩切,清声绕枕寒。

只疑幽谷底,急雨泻惊湍。

(0)

休镊白

休镊髭髯白,从教次第生。

和风消不得,妙药染难成。

间竹梅初破,黏松雪半晴。

今朝閒把镜,稍共鬓毛明。

(0)

喜王子谦见过

积雨林居僻,俄惊使节临。

不因今日话,争见古人心。

疏磬青萝外,流莺碧树阴。

松门閒不掩,此后更谁寻。

(0)

从军行·其四

草枯马不肥,风烈衣尽破。

建牙帐外立,枕鞍雪中卧。

仓皇火伴惊,校尉点兵过。

(0)

正钗联句

倦拭青铜镜,羞临玉镜台。

钗梁金凤小,欲堕井中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