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索长安米。竟无端、天南地北,长辞知己。
今日单车迢上返,怕过山阳旧里。
问落落、晨星馀几。
身后琴书谁可托,道挺之、尚有儿能畿。
始而恨,继而喜。天生君等原非易。
竟凭他、死能不朽,生如不系。
一管江花开五色,非杜非韩非李。
惜如此、才埋地底。
屈指生平交最久,剩今吾、雪上头颅矣。
须早把,姓名理。
为索长安米。竟无端、天南地北,长辞知己。
今日单车迢上返,怕过山阳旧里。
问落落、晨星馀几。
身后琴书谁可托,道挺之、尚有儿能畿。
始而恨,继而喜。天生君等原非易。
竟凭他、死能不朽,生如不系。
一管江花开五色,非杜非韩非李。
惜如此、才埋地底。
屈指生平交最久,剩今吾、雪上头颅矣。
须早把,姓名理。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谈印梅所作,以“代秋士师题榆楼感旧图”为题,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词中开篇即以“为索长安米,竟无端、天南地北,长辞知己”起笔,描绘了主人公为了生活奔波于天南地北,最终不得不与挚友分别的无奈与悲凉。接下来,“今日单车迢上返,怕过山阳旧里”,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归途中的忐忑与恐惧,担心再次踏上旧地会勾起对逝去友情的哀思。
“问落落、晨星馀几”,以“晨星”比喻稀少的朋友,表达了对真正知音难求的感慨。“身后琴书谁可托,道挺之、尚有儿能畿”,则寄托了对身后之事的忧虑,以及对后代能够继承自己遗志的期待。
“始而恨,继而喜”,转折之处,情感由悲转喜,或许是对故友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的欣慰。“天生君等原非易”,强调了友谊的珍贵与不易。“竟凭他、死能不朽,生如不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友情永恒的深刻理解。
“一管江花开五色,非杜非韩非李”,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象征友情的纯净与美好,同时也暗含对故友才华的赞美。“惜如此、才埋地底”,表达了对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屈指生平交最久,剩今吾、雪上头颅矣”,回顾一生,感叹与故友的深厚情谊,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人,岁月无情,白发苍苍。
最后,“须早把,姓名理”,寄希望于后人铭记这段友情,传承这份精神,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友情的回忆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
年年淮水上,行客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