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一脉几千年,橡木繁花气色鲜。
可是有能绳北斗,擎天玉柱九霄县。
昌黎一脉几千年,橡木繁花气色鲜。
可是有能绳北斗,擎天玉柱九霄县。
这首诗以“郭公祠(其一)”为题,出自明代诗人林熙春之手。诗中描绘了昌黎一脉传承千年的景象,橡木繁花绽放,色彩鲜艳,仿佛蕴含着生机与活力。诗人借橡木繁花之景,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赞美之情。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可是有能绳北斗,擎天玉柱九霄县。”这里的“绳北斗”和“擎天玉柱”都是比喻性的表达,前者象征着引领方向的力量,后者则代表支撑天地的伟力。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卓越人物或伟大事业能够指引方向、支撑社会发展的期待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个人品格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
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
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未成名。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