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习之郑先生韵》
《和习之郑先生韵》全文
元 / 朱希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

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

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

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朱希晦所作,名为《和习之郑先生韵》。诗中表达了对郑先生才华与见识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联“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开篇即以谦逊的姿态自述,表达了自己才学不足,但认识到文化知识远胜于武力。接着“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追求。

颔联“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进一步赞美了郑先生的品格与见识,将自己与郑老相提并论,同时对当下的世风表示担忧,暗指缺乏公正的评价标准。这里运用了典故,郑老和山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士,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

尾联“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则直接指向了社会问题,呼吁有能力的人能够关注民生,去除那些贪腐的官吏,以拯救疲惫的百姓。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朱希晦
朝代:元   籍贯:温州乐清

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猜你喜欢

归故山

西阜高见日,今朝故山里。

万木风已微,白云忽孤起。

池边记昔行,城郭无人至。

三秋相望深,独抱悠悠意。

出郭怀所亲,复上桥南路。

大田美多稼,嘉泽何愆度。

人皆望秋实,凄其已风露。

策杖陂中行,低佪亦奚故?

(0)

尝见石刻本华山图以为形似不过如此及既登而还重见于姜月心家不觉失笑因书此于其上

世间丹粉竞纷纷,若个能知伪里真。

但使初心随眼转,不妨延寿写昭君。

(0)

和内兄金士廉清明日答张应辰见过·其一

雨晴江路少尘沙,有客寻春到水涯。

风细游丝低著草,日斜归鸟乱穿花。

青山几处无新冢,乔木何人是故家。

倩得盘游春髻子,东风日日好将车。

(0)

次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作三首·其一

昔年为作蟾宫客,曾向宫中看月轮。

万丈光县金粟树,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为窟,却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归来旧尘世,满天风露一吟身。

(0)

后和陶诗.贫士二首·其二

人生靡定止,飘荡如转蓬。

万事了不齐,畴能诘化工。

宁知扬子云,乃愧楚两龚。

天运有代谢,倚伏恒不同。

委愿随所遇,胡为计穷通。

用舍固有命,勖哉慎所从。

(0)

后和陶诗.拟古五首·其三

西京全盛时,金城高且完。

十二罗通衢,四方萃衣冠。

金张贵公子,锦衣照朱颜。

甲第连云霄,车马塞城关。

鸡鸣趋青琐,日晏下朝端。

琼楼启华宴,瑶瑟发清弹。

吴娃引赵女,妙舞翔凤鸾。

亦知衡门下,士不免饥寒。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