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青山下,水木自生阴。
微雨朝来过,开轩见远岑。
悠然酌春酒,醉后时复吟。
鸟鸣阶前树,花落窗间琴。
迢迢望白云,来往一何心。
虚亭青山下,水木自生阴。
微雨朝来过,开轩见远岑。
悠然酌春酒,醉后时复吟。
鸟鸣阶前树,花落窗间琴。
迢迢望白云,来往一何心。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叶氏山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虚亭青山下”,点出了山亭的位置,位于青山脚下,给人以宁静空灵之感。接着,“水木自生阴”写出了山林的自然风貌,树木葱郁,阴凉宜人。
“微雨朝来过,开轩见远岑”描绘了早晨细雨过后,诗人打开窗户,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接下来,“悠然酌春酒,醉后时复吟”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品酒吟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自在。
“鸟鸣阶前树,花落窗间琴”通过鸟鸣和花落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山亭的静谧氛围,仿佛连鸟儿的叫声和花瓣的飘落都成了诗人的生活乐章。最后,“迢迢望白云,来往一何心”诗人遥望白云,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亭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淡泊。
衰翁卧病山之阿,东村沈老来相过。
首言年饥苦无备,次说时政多烦苛。
其间数事尽切己,具有本末非差讹。
农家累世服畎亩,此外宁复知其他。
世道愈变俗愈薄,天意亦复相折磨。
举贷养蚕不收茧,尽瘁耕耨田无禾。
千疮百孔正难补,前月里正来催科。
家贫乏钱办酒食,卖却养命双种鹅。
昨朝县吏又追唤,真如鸟雀遭网罗。
儿女啼号顾弗及,心如乱丝头绪多。
西邻寡妇更可念,譬彼坏木无枝柯。
饥寒交煎绝生意,母子牵挽沈于河。
句句皆从痛肠出,语罢涕泣俱滂沱。
民之多艰有如此,于乎彼苍其奈何。
粤自两仪分,溟波长诸水。
涵渟昭体量,沆瀁无涯涘。
一目但浺瀜,百川竞输委。
东闻号扶桑,西或称濛汜。
浴日扬明辉,浮天忘表里。
神灵奠厥居,鳞介安攸止。
蜃气成楼台,珠光耀坁沚。
渔商所依凭,利用何穷已。
鼓楫通九夷,乘风超万里。
初唯见平相,渐得悟深理。
傥可觅蓬莱,当从赤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