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宇洪熙戴至尊,愚臣殿陛最蒙恩。
常依黼扆承清问,每荷纶音奖直言。
万古兹山藏玉剑,九霄何路从金根。
馀生莫罄㳙埃报,血泪横膺不忍论。
海宇洪熙戴至尊,愚臣殿陛最蒙恩。
常依黼扆承清问,每荷纶音奖直言。
万古兹山藏玉剑,九霄何路从金根。
馀生莫罄㳙埃报,血泪横膺不忍论。
此诗《谒献陵》是明代杨士奇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对先帝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联“海宇洪熙戴至尊,愚臣殿陛最蒙恩”,描绘了天下太平、君主英明的盛世景象,以及诗人作为臣子受到的无上恩宠,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与感激。
颔联“常依黼扆承清问,每荷纶音奖直言”,说明诗人经常在皇帝面前接受询问,且时常得到褒奖和鼓励,强调了君臣之间的良好互动与信任。
颈联“万古兹山藏玉剑,九霄何路从金根”,运用象征手法,将山比喻为历史的见证者,玉剑象征着忠诚与正义,九霄代表天界,金根可能指代帝王的权威或权力,整体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帝王权威的尊重。
尾联“馀生莫罄㳙埃报,血泪横膺不忍论”,诗人表示自己余生无法完全回报君王的恩德,内心充满悲痛与无奈,不愿深究其中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对君王深厚的情感与忠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表达忠君爱国情怀的佳作。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阅尽人间盛衰草。
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
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
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
又婉娩、一番春意。
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
闲热我,醉时耳。绿芜冷叶瓜州市。
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
问人在、玉关归未。
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
歌哽咽,事如水。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