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示了农民勤劳耕耘、自然恩赐的丰收景象。"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两句突出了土地的肥沃和作物的繁盛,这里的“桑”指的是桑树,是养蚕的重要植物,而“柘”则是一种可以作为食用或药用的植物。这两种植物在这里代表了农田中的多样性,同时也暗示着农业生产的丰富成果。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这两句则是通过对比,将田园生活中自然生产出的食物与庙堂里的祭祀食品进行比较。"葵藿"是一种野菜,而"庙堂肉"很可能指的是供奉神灵的牲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纯净、天然美好的赞赏,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庙堂中形式化、奢侈的祭祀习俗。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繁华而空虚之物的质疑。
寒日下乔木,回风动前轩。
忆当亲在时,于兹奉寒暄。
一朝事变作,白玉埋荒园。
墓庐忍栖息,三回见正元。
瀼瀼春露寒,凛凛秋霜繁。
伤哉罔极恩,恨不同九原。
归来过庭处,阶草青更蕃。
载诵下武篇,感激思圣言。
高楣揭华榜,求仁示南辕。
勖尔子若孙,永矢当勿谖。
云山高崒嵂,涧水鸣潺湲。
相望不可即,泪下空澜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