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藤扶我到溪南,梅蕊含羞未入看。
不是今年花事懒,北人携过许清寒。
瘦藤扶我到溪南,梅蕊含羞未入看。
不是今年花事懒,北人携过许清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梅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梅过程中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瘦藤扶我到溪南”,以“瘦藤”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访梅之路的崎岖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访者对梅花的执着与深情。藤条虽瘦,却坚韧有力,支撑着访者前行,象征着访者不畏艰难的决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次句“梅蕊含羞未入看”,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的花蕊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地刻画了梅花含苞待放的姿态,既表现了梅花的娇美,也流露出访者对梅花的期待与敬畏之情。
后两句“不是今年花事懒,北人携过许清寒”,则进一步揭示了访梅的原因。访者并非懒于欣赏春花,而是因为北方的寒冷,使得他难得有机会亲临南方赏梅。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差异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南方之美的向往与珍惜。同时,访者与北人的身份对比,更增添了诗中情感的层次,体现了对不同地域文化与生活体验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访梅的过程与景色,更蕴含了对自然、季节变换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凌云成而楷遂绝,太极建而书仍存。
艺不足以名世,士亦贵于自珍。
彼其之子以贱待其身,而又安能以重望夫人。
伟四谏之直声,并翰墨而流芬。
方其作元舅之碑以伸天子之孝,拒佞倖之请而杜亵取之门。
则片言只字之落人间者,世固待之以褚颜之节,而岂复侪之于芝繇之伦。
后二百年珂得而藏其真,是盖不特宝其书而楷模其纵笔之妙思,又将因其字而彷佛其绝世之清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