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壑瀛洲亭》
《北壑瀛洲亭》全文
宋 / 徐经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中有水水中洲,欲访蓬瀛此处求。

孤屿插天如搢笏,危亭临渚似飞楼。

并崖香草仙馀药,隔岸人家风引舟。

个里藏脩功行满,弘文学馆快情游。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经孙的《北壑瀛洲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画卷。开篇“山中有水水中洲”,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水与山的巧妙结合,仿佛是自然界的奇妙造化。接着,“欲访蓬瀛此处求”一句,既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也暗示了此地的非凡之处。

“孤屿插天如搢笏,危亭临渚似飞楼”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岛屿比作插入天空的笏板,亭子则如同凌空而立的高楼,形象地展现了亭台楼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建筑的雄伟与高耸。

“并崖香草仙馀药,隔岸人家风引舟”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香草与仙药的存在,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此地的灵异与独特。而“隔岸人家风引舟”一句,通过微风轻拂,轻轻推动着小舟前行的画面,展现了宁静而和谐的生活场景。

最后,“个里藏脩功行满,弘文学馆快情游”两句,点明了此地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所在,更是修身养性、学习文化的好去处。其中“藏脩”意味着在此可以潜心修行,“弘文学馆”则表明这里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供人探索和学习,让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得到心灵的滋养和知识的充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北壑瀛洲亭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经孙
朝代:宋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溪上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

(0)

望蓬莱.秦川

秦川好,一片锦纹华。

日出雨晴山色秀,月明风急水声嘉。千里净无涯。

余到此,喜庆复难加。

天祐时丰堪养道,地灵人杰不生邪。时复伴烟霞。

(0)

满庭芳.赠醴泉县任公

任公决裂,也待风流。专心道上搜求。

子细研穷,何者名为真修。

认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

无别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

心上纤毫不挂,更那堪,时复闲想骷髅。

自是心忘境灭,真性优游。

常常心怀恻隐,起真慈、功行圆周。

神光灿,向大罗,恣意云游。

(0)

即惠山煮茶

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

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

鲜香箸下云,甘滑杯中露。

当能变俗骨,岂特湔尘虑。

昼静清风生,飘萧入庭树。

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八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非精非物,非佛非心。

缺齿老胡得之而不识,飏在乎嵩山之阴。

诸人还识得么,水上青青绿,元来是浮萍。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二十三

一冬二冬,你侬我侬。暗中偷笑,当面脱空。

虽是寻常茶饭,谁知米里有虫。

岂不见南泉道夜来好风,吹折门前一枝松。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