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决裂,也待风流。专心道上搜求。
子细研穷,何者名为真修。
认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
无别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
心上纤毫不挂,更那堪,时复闲想骷髅。
自是心忘境灭,真性优游。
常常心怀恻隐,起真慈、功行圆周。
神光灿,向大罗,恣意云游。
任公决裂,也待风流。专心道上搜求。
子细研穷,何者名为真修。
认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
无别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
心上纤毫不挂,更那堪,时复闲想骷髅。
自是心忘境灭,真性优游。
常常心怀恻隐,起真慈、功行圆周。
神光灿,向大罗,恣意云游。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赠醴泉县任公》是一首表达对朋友修行境界的赞美和鼓励的词。词中,作者以“任公决裂,也待风流”开篇,赞赏任公虽然已经进入深度修炼,但仍保持一种超脱世俗的风雅态度。接下来,“专心道上搜求”、“子细研穷,何者名为真修”强调了修行的专注和深入探究真理的过程。
“认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修炼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修行在于认识并把握自己的内心,去除杂念,达到佛性的觉醒。词中通过比喻“无别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形象地教导如何清空心灵,控制欲望,如同捕捉顽皮的猿猴。
“心上纤毫不挂,更那堪,时复闲想骷髅”进一步强调内心的清净,告诫任公要彻底放下,连偶尔的闲暇思绪也不要被外界所扰。随后,“自是心忘境灭,真性优游”描述了修行的极高境界,即心无挂碍,内外合一,心境平和。
最后,“常常心怀恻隐,起真慈、功行圆周”赞扬任公在修行中培养出真诚的慈悲心,这使得他的功德圆满。词的结尾“神光灿,向大罗,恣意云游”则以神采飞扬的形象,描绘出任公在修行成就后的逍遥自在,仿佛在大罗仙境中任意遨游。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寓意深远,既是对任公修行的肯定,也是对世人修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