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焉可耕,衡庐不足家。
常闻金天女,漱液若木华。
高掌郁千寻,上有青莲花。
拍手呼鸾鸿,竦身凌紫霞。
子晋相绍介,洪崖御我车。
朱唇粲贝齿,永愿托姻娅。
碧藕吐瑶丝,火枣纷如瓜。
玉盎澄天酒,龙虎卫灵砂。
欢乐光景驶,千岁未为遐。
东海焉可耕,衡庐不足家。
常闻金天女,漱液若木华。
高掌郁千寻,上有青莲花。
拍手呼鸾鸿,竦身凌紫霞。
子晋相绍介,洪崖御我车。
朱唇粲贝齿,永愿托姻娅。
碧藕吐瑶丝,火枣纷如瓜。
玉盎澄天酒,龙虎卫灵砂。
欢乐光景驶,千岁未为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拟古七十首(其二十六)》,以郭璞游仙的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首句“东海焉可耕,衡庐不足家”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向往超越现实的神仙生活。接下来通过“金天女”、“青莲花”、“拍手呼鸾鸿”等意象,描绘了一幅仙界清幽而神秘的画面。
诗人想象自己与仙人交往,如子晋(古代仙人)介绍,洪崖(神话中的仙人)驾车,体现出对仙道的亲近和向往。女子形象的描写“朱唇粲贝齿”,象征着仙界的美好和纯洁,诗人期待与之结为仙侣。
诗中还提到“碧藕吐瑶丝”、“火枣纷如瓜”等瑰丽景象,以及“玉盎澄天酒”、“龙虎卫灵砂”的仙界珍品,都烘托出仙境的奇妙和丰饶。最后两句“欢乐光景驶,千岁未为遐”,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仙界享受永恒的快乐,时间在这里仿佛不再漫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追求。
京师百戏都,所少唯舟筏。
御水落漕渠,淙淙流一发。
凡目未经先,虽少亦奇绝。
何况集棠舟,游遨似吴越。
茭蒲得水长,凫鸳避沙热。
朱碧好亭子,稀疏出抹樾。
双航无定质,随波作周拆。
遇树即停帆,因风或回楫。
闸水高十仞,百斛量珠屑。
骏马下危坡,疾雷震空碣。
西门亦有水,宽丈深寸尺。
计较今昔游,居然分胜劣。
长跪谢主人,举酒旌劳伐。朝日照来骑,?途见微月。
终日惜奈花,一身苦牵羁。
半月始得行,垂老玩姜姬。
飞鞭出重城,修途会封姨。
扑面吹砂砾,熟马昏路岐。
白日恣狂霾,弥空塞琉璃。
举头触横柳,乌纱罥高枝。
一步一摧折,歇马憩仁祠。
山僧出慰劳,白水泛枪旗。
诸馀小比丘,目腓心刺讥。
未闻看花人,罩眠对春姿。
马疲人亦困,酌酒却宽脾。
不独负花约,兼亦怖天威。
自我入京来,无日不沙飞。
四月双重绵,立夏无春时。
司尹省惟日,愚贱安敢知。
长歌击流水,惊起双鸬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