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惜奈花,一身苦牵羁。
半月始得行,垂老玩姜姬。
飞鞭出重城,修途会封姨。
扑面吹砂砾,熟马昏路岐。
白日恣狂霾,弥空塞琉璃。
举头触横柳,乌纱罥高枝。
一步一摧折,歇马憩仁祠。
山僧出慰劳,白水泛枪旗。
诸馀小比丘,目腓心刺讥。
未闻看花人,罩眠对春姿。
马疲人亦困,酌酒却宽脾。
不独负花约,兼亦怖天威。
自我入京来,无日不沙飞。
四月双重绵,立夏无春时。
司尹省惟日,愚贱安敢知。
长歌击流水,惊起双鸬鹚。
终日惜奈花,一身苦牵羁。
半月始得行,垂老玩姜姬。
飞鞭出重城,修途会封姨。
扑面吹砂砾,熟马昏路岐。
白日恣狂霾,弥空塞琉璃。
举头触横柳,乌纱罥高枝。
一步一摧折,歇马憩仁祠。
山僧出慰劳,白水泛枪旗。
诸馀小比丘,目腓心刺讥。
未闻看花人,罩眠对春姿。
马疲人亦困,酌酒却宽脾。
不独负花约,兼亦怖天威。
自我入京来,无日不沙飞。
四月双重绵,立夏无春时。
司尹省惟日,愚贱安敢知。
长歌击流水,惊起双鸬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城观赏柰子花时遭遇大风,最终在韦公寺休息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首句“终日惜奈花,一身苦牵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内心的束缚感。接着,“半月始得行,垂老玩姜姬”则暗示了诗人长时间的等待与年老体衰的状态。通过“飞鞭出重城,修途会封姨”描绘了诗人急切出行的场景,以及途中遇到的大风天气。
“扑面吹砂砾,熟马昏路岐”形象地展现了大风中的恶劣环境,马匹受困于迷雾之中。紧接着,“白日恣狂霾,弥空塞琉璃”进一步渲染了风沙弥漫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厚厚的沙尘所覆盖。
“举头触横柳,乌纱罥高枝”描述了风中树枝摇摆,乌纱帽被树枝挂住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随后,“一步一摧折,歇马憩仁祠”则反映了诗人面对艰难环境时的疲惫与无奈,只能暂时在寺庙中寻求庇护。
“山僧出慰劳,白水泛枪旗”描绘了山中僧侣的友好接待,以及清澈溪流中的倒影,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然而,“诸馀小比丘,目腓心刺讥”则揭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反思,似乎对某些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或讽刺。
“未闻看花人,罩眠对春姿”表达了诗人对未能真正欣赏花朵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易。接下来,“马疲人亦困,酌酒却宽脾”描述了诗人与同伴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与安慰,通过饮酒来缓解疲劳与忧虑。
“不独负花约,兼亦怖天威”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承诺的坚守。最后,“自我入京来,无日不沙飞”强调了诗人自进入京城以来,一直生活在风沙之中,生活条件艰苦。通过“司尹省惟日,愚贱安敢知”表达了对官府管理的无奈与无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风雨无情,红药吐时,下得恹恹摧挫。
云艳卷凉,旋汲银屏,收拾二三千朵。
长日留伊,要把酒、不教放过。无那。
越放纵香心,越盘来大。
特地点检笙歌,先要吹个、六么曲破。
总是少年,负却才名,佳客共伊围坐。
粉薄香浓,为笑多、不肯梳裹。知么。
须醉倒、今宵伴我。
绣线添长,屈指隔、书云三日。
华堂里,十分佳气,葱葱郁郁。
一点老人星正照,千年王母桃方实。
向绮罗、丛里酌流霞,称觞客。凤雏贵,名仙籍。
鸾诰宠,恩慈极。萃一门盛事,皆诗书力。
芹泮珠曹争禄养,桂林雁郡催行色。
看明年、两处寿筵开,长生节。
江南地暖,数枝先得岭头春。分付似、剪玉裁冰。
素质偏怜匀澹,羞杀寿阳人。
算多情留意,偏在东君。暗香旋生。对澹月与黄昏。
寂寞谁家院宇,斜掩重门。
墙头半开,却望雕鞍无故人。断肠处、容易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