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钟鸣天未曙,六街马蹄声似雨。
露华满屦霜满衣,束带争趋丞相府。
千钟之禄万户侯,几人空负平生愁。
镜中绿发渐垂素,窗间白日如奔流。
谁念幽人在空谷,瘿木为冠草为服。
小瓮春风紫朮香,长镵落日黄精熟。
行歌偶到黄金台,坐看世事如浮埃。
长衢甲第换新主,旧时燕子愁归来。
忽忆紫霄峰下路,倒跨青鸾独归去。
松华酿酒一千石,结庐招我南山住。
五更钟鸣天未曙,六街马蹄声似雨。
露华满屦霜满衣,束带争趋丞相府。
千钟之禄万户侯,几人空负平生愁。
镜中绿发渐垂素,窗间白日如奔流。
谁念幽人在空谷,瘿木为冠草为服。
小瓮春风紫朮香,长镵落日黄精熟。
行歌偶到黄金台,坐看世事如浮埃。
长衢甲第换新主,旧时燕子愁归来。
忽忆紫霄峰下路,倒跨青鸾独归去。
松华酿酒一千石,结庐招我南山住。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赠空谷山人徐君归武当》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的京城景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五更钟鸣天未曙,六街马蹄声似雨”,以钟声和马蹄声渲染出黎明前的寂静与忙碌,暗示了官场的喧嚣。接下来,“露华满屦霜满衣,束带争趋丞相府”描绘了官员们匆忙赶往官府的情景,与山人的闲逸生活形成对比。
诗中“千钟之禄万户侯,几人空负平生愁”表达了对富贵功名的反思,许多人追求这些却未能摆脱内心的忧虑。随后,“镜中绿发渐垂素,窗间白日如奔流”通过时光流逝,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谁念幽人在空谷,瘿木为冠草为服”描绘了山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与尘世的奢华形成鲜明对照。接着写到山人品酒赏花,悠然自得,“小瓮春风紫术香,长镵落日黄精熟”,展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最后,“行歌偶到黄金台,坐看世事如浮埃”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而“忽忆紫霄峰下路,倒跨青鸾独归去”则流露出诗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结尾两句“松华酿酒一千石,结庐招我南山住”,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山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在社会动荡中的内心世界。
君不见平陵班仲升,君不见句章阚德润。
二子佣书日苦贫,投笔诵经总才隽。
又不见二子之后有胡生,寸管从人落魄行。
往往自诧骨非贱,口述二子功与名。
凿空绝域称使者,孝廉为郎补中舍。
都乡拜爵金印持,定远封侯玉门射。
胡生果是大耳儿,蛟龙尺水自有时。
长安乞米齿编贝,且得待诏聊免饥。
不能持钓富春泽,只解校文天禄阁。
丈夫岂必终落魄,他时人认佣书客。
坡翁昔年五十二,翰林侍读为学士。
溪翁年德与坡同,官职胡为未相似。
我道閒人胜贵人,傥来轩冕溪云比。
翁今田园濑水上,颇胜求田阳羡里。
翁今有弟夜雨对床乐,颇胜卯君怀远驿中有感秋风起。
有时笔床茶灶泛洮湖,柳外梅边从徙倚。
诗筒经卷静工夫,光景流连一弹指。
不论众醉与独醒,不问此非并彼是。
客来不必及时事,有酒且斟无即止。
从今笑傲五百年,铜狄铜驼皆敝屣。
小山老桂敷秋香,下弦月照西风凉。
今夕如此好风月,胡不招邀坡翁霞佩同颉颃。
翁今放舟何所适,新诗漫表长相忆。
舟中不可久留兮,盍早归来共赋碧云餐白石。
云中鸡犬随淮南,手攀桂树歌小山。
鸿宝秘书在玉枕,有高尚者还童颜。
卯金家世学仙子,半生游山磨屐齿。
懒耕白云种瑶草,南去持竿钓湘水。
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
浮丘洪崖未之见,拥肿鞅掌常相从。
拂衣浩然有归志,湘滨已卜诛茅地。
寸田尺宅可治生,骑鹤缠腰非易事。
不如且向金莲游,濯足万里黄河流。
上界神仙足官府,山中宰相轻公侯。
人生得意无南北,蝇利蜗名等鸡肋。
道人一粲据槁梧,世间万事槐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