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入前仓》
《泛舟入前仓》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

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

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

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ànzhōuqiáncāng
sòng / chén

céngyántiánzhàoqiáncāngyán

jìnxíngjiāngzuǒchūguòzhèdōngcūn

chūnhuācháoguīànyǒuhén

bǎiniándōuliáoxìnqiánkūn

注释
曾:曾经。
鼓:划。
盐田:盐田地。
棹:船桨。
前仓:前方仓库。
不足言:不足以说。
尽行:全部走过。
江左路:长江东岸的道路。
浙东村:浙东的一个村庄。
春去:春天过去。
花无迹:花儿消失不见。
潮归:潮水退去。
岸有痕:岸边留下痕迹。
百年:一生。
都几日:总共多少天。
聊复:姑且。
信:顺应。
乾坤:天地。
翻译
曾经在盐田边划船,前方仓库的粮食已不足为谈。
沿着长江东岸一路前行,初次经过浙东的村庄。
春天离去,花儿踪影全无,潮水退去,岸边留下痕迹。
人生不过百年,姑且顺应天地自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泛舟入前仓》,描绘了诗人乘船从盐田出发,途径江左,进入浙东村庄的旅程。诗中通过"曾鼓盐田棹",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在盐田劳作的记忆,而"前仓不足言"则暗示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感慨。

"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两句,描绘了诗人舟行的路线和所见景象,江左之路漫长,浙东村庄的新鲜感让人印象深刻。"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春天已逝,只有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寓意时光荏苒。

最后两句"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诗人感叹人生短暂,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只能顺应天地自然,表达了对生命的淡然态度和对宇宙法则的敬畏。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庆春泽·其二

春困时光,风流昨梦,逢花便自醒醒。

回首宣和,宫莺掖燕相迎。

归来只恋春山好,到上林、枉是亲曾。

又谁知,自有蟠松,相与论盟。

阑干可是妨飞去,怕惊尘涴却,翠羽红翎。

舞态亭亭,浑疑暗折韶声。

忺人眼处还看破,道凤来、难与真争。

醉扶归,但见啼鹃,怨夕阳亭。

(0)

赋楼提干古桧因赠其之官

我行昼锦坊,老桧欺眼碧。

樛枝巧相扶,众星拱月璧。

人力固有待,面势本天则。

爱益雨露深,风霜莫能贼。

维黄扬州公,好此如好德。

千金买归家,与德共封植。

秀出攻愧斋,管领无愧色。

立朝大节成,有诗见胸臆。

三世传到君,培养当益力。

不坠先正心,是乃子孙职。

君今西入官,此树留乡国。

看君德日进,此树日滋息。

他日成名归,相对两奇特。

(0)

前纪时行

孟春朔日雷声发,雷后兼旬雨不歇。

仲春之朔近春分,一夜风雪四山白。

丰歉气候看春头,乃今变异连两月。

阴阳磅礴天地閒,自有常程更闭泄。

今此胡为颠倒行,阖阖万物失其节。

欲一出门泥泞深,巡檐问天天默默。

老农忽从何处来,谓见岁时记中说。

鸡旦之雷虽非时,犹曰其占多黍稷。

今朝有雪却非宜,米价当踊民食缺。

吉者未几凶者继,所喜转为忧惙惙。

向来好事多不应,才说乖證不可活。

黯然相对尚何言,但愿所应在雷不在雪。

(0)

城中赴范纯甫酒有感

杜鹃啼断洛阳桥,心与萍流絮与飘。

风雨故都同死梦,山林晚景十年饶。

相逢得醉有今日,万事忘言付落潮。

见说隐居归我里,尚堪鸡黍狎招邀。

(0)

别龄叟八句

翠竹黄花曲曲香,中间犹有太平腔。

淡交一饭云山钵,诗梦对床风雨窗。

忽动归心随晚策,尚留醉兴寄春缸。

閒行除却禅关外,牢闭柴门学老庞。

(0)

次韵范纯甫

与云俱捲出山迟,邂逅初寒旺菊时。

纵欲插花安得笑,无从赊酒若为诗。

乾坤许阔自多碍,风雨又来有故知。

白首犹存旧乌帽,龙山何处渺余思。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