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觉透薄罗帷,寂寂琴斋春晓时。
半榻清閒聊复尔,一天韶丽付伊谁。
禽声不辨间关语,花色才添四五枝。
我是宵衣筹治者,那能高枕镇吟诗。
轻寒觉透薄罗帷,寂寂琴斋春晓时。
半榻清閒聊复尔,一天韶丽付伊谁。
禽声不辨间关语,花色才添四五枝。
我是宵衣筹治者,那能高枕镇吟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春日清晨,在寂静的琴室中所感受到的轻寒与闲适。首句“轻寒觉透薄罗帷”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氛围,薄罗帷透出的微寒,暗示着春天的凉意。接着,“寂寂琴斋春晓时”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宁静,琴室在春日的黎明中显得格外静谧。
“半榻清閒聊复尔,一天韶丽付伊谁。”这两句通过“半榻”和“一天韶丽”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半榻的清闲与满天的美丽景象形成反差,引发诗人对美的追寻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禽声不辨间关语,花色才添四五枝。”这两句通过描写鸟鸣与花开,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鸟鸣虽不能分辨其具体的言语,但足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花色的增添,更是春天到来的明显标志,预示着万物复苏的景象。
最后,“我是宵衣筹治者,那能高枕镇吟诗。”诗人自称为“宵衣筹治者”,即日夜操劳治理国家的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君主的责任与忙碌。同时,与前文的闲适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即使在闲暇时刻也不忘吟诗作赋,体现了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清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治理的责任感,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