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清歌不忍闻,酒痕无恙旧罗裙。
香飘月窟应思桂,梦到高唐总是云。
箧里尚留金蔽甲,书中空寄锦回文。
可怜昨夜看牛女,银汉迢迢漏已分。
宛转清歌不忍闻,酒痕无恙旧罗裙。
香飘月窟应思桂,梦到高唐总是云。
箧里尚留金蔽甲,书中空寄锦回文。
可怜昨夜看牛女,银汉迢迢漏已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思念远方的情人,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首句“宛转清歌不忍闻”,以婉转的歌声开篇,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柔情与不舍,却因某种原因无法亲耳聆听,引人遐想。接着,“酒痕无恙旧罗裙”一句,通过酒痕未干的旧罗裙,展现了女子曾经欢聚的痕迹,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香飘月窟应思桂,梦到高唐总是云”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女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月窟之桂香和梦境中的高唐云雾,既浪漫又充满想象,表达了她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箧里尚留金蔽甲,书中空寄锦回文”则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无奈。金蔽甲可能象征着对情人的保护与期待,而书信中寄去的锦回文,虽承载着深情,却也暗示了两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见的现实。
最后,“可怜昨夜看牛女,银汉迢迢漏已分”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作结,借以表达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对团圆的向往。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对长久分离的哀愁与对重逢的期盼,与女子的情感形成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的深情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
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
别材非关学,严叟不晓事。
顾令空疏人,著录多弟子。
开口效杨陆,唐音总不齿。
吾观赵宋来,诸家匪一体。
东都导其源,南渡逸其轨。
纷纷流派别,往往近粗鄙。
群公皆贤豪,岂尽昧厥旨。
良由陈言众,蹈袭乃深耻。
云何今也愚,惟践形迹似。
譬诸艻蔗甘,舍浆啖渣滓。
斯言勿用笑,庶无乖义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