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二》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干戈满地接山城,所在流亡苦甲兵。

游子那堪天北望,孤舟应共雁南征。

俱传栾布收彭越,相对黄公哭阮生。

惆怅莫须论往事,岭猿已过第三声。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战乱年代的悲惨景象与诗人深切的感慨。首句“干戈满地接山城”开篇即点出战争的残酷,战火蔓延至山城之间,渲染出一片烽火连天的凄凉氛围。接着,“所在流亡苦甲兵”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无数人流离失所,生活艰辛。

“游子那堪天北望,孤舟应共雁南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游子的孤独与雁群的南迁形成映衬,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动荡时局的无奈。游子在北望故乡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而孤舟上的旅人,或许只能与南飞的大雁为伴,寻求一丝慰藉。

“俱传栾布收彭越,相对黄公哭阮生”则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栾布和彭越是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黄公和阮生则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代表。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既赞美了忠勇之士,也对文人遭遇的不公表示同情,体现了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最后,“惆怅莫须论往事,岭猿已过第三声”以自然界的猿啼之声结束全诗,增添了几分哀怨之情。诗人似乎在说,往事不堪回首,但又无法忘却,只能让这凄厉的猿鸣声,伴随着思绪飘荡在空旷的山林间。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霁清轩

北方春雨艰,自无喜霁时。

霁清今来喜,雨既渥可知。

溪烟敛归岫,花露垂恋枝。

袭衣气芬芳,吹籁声参差。

凭阑生遥欣,新耕争力为。

(0)

画舫斋

芸斋临镜澜,涵漪清可爱。

仰观俯而察,古稽文与佩。

颜之曰画舫,讵学襄阳再。

譬如亘大地,咸知水以载。

何屋而非舟,舟宁独此在。

谁能具达观,于斯悟津逮。

(0)

受宜居

小斋十笏足周旋,虚受惟宜万景全。

仁者见仁知者知,羲经象此注真诠。

(0)

涵漪斋

今岁阳和早,冻消春水生。

漾风翻细皱,映日澈新清。

梳潋兰苕茁,乘浮凫雁鸣。

察观一俯仰,化理面前呈。

(0)

华滋馆

冬雪春膏脉土宜,华滋今岁允华滋。

莫嫌红紫迟酣放,耐可韶光蕴酿时。

(0)

昆明湖泛舟拟竹枝词·其三

玉泉山色沐才如。便拟溯洄聊待诸。

匪止游知不可亟,大都兴亦欲留馀。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