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上江梅已半零,暗香萧瑟雨沈冥。
窗斜竹影摊书坐,风细林柯隔幔听。
入洛司空琴自好,过江仆射酒难醒。
明朝怕见隋堤柳,此是长亭第一亭。
邗上江梅已半零,暗香萧瑟雨沈冥。
窗斜竹影摊书坐,风细林柯隔幔听。
入洛司空琴自好,过江仆射酒难醒。
明朝怕见隋堤柳,此是长亭第一亭。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诗《次韵王西樵司勋春夜兼书别思》描绘了春天夜晚的凄美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邗上江梅已半零”写出了江边梅花凋零,暗香飘散,营造出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次句“暗香萧瑟雨沈冥”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沉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凄凉。
接下来,“窗斜竹影摊书坐”描绘诗人独自在窗边,借着竹影阅读,静谧而专注,反映出他的闲适与孤独。而“风细林柯隔幔听”则通过微风轻拂和林木声,暗示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和对远方的思念。
“入洛司空琴自好,过江仆射酒难醒”两句,诗人借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敬仰和自己难以释怀的情绪。司空琴意指高雅的音乐,仆射醉酒则寓言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自己的醉心于别离之情。
最后,“明朝怕见隋堤柳,此是长亭第一亭”以隋堤柳和长亭作为别离的象征,预示着明天的离别之痛,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深深忧虑,以及对隋堤柳下送别的场景的深深记忆,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铜龙水乾漏声小,鱼钥金寒霜月晓。
警跸初鸣雉扇开,红云半露天人表。
布衣小臣衰朽馀,来朝乞得垂老躯。
龙钟何以展报效,但愿击壤歌康衢。
秦淮北风疾于箭,扁舟到早如乘传。
天上人归鹊预知,瓮头酒熟孙能劝。
忘机笑傲林泉间,高情长与云同閒。
时人莫讶鬓成雪,承恩两度瞻龙颜。
蹇予久作词垣客,谩写新题壮行色。
同是青原白鹭人,我独胡为归未得。
送君不尽思君情,临分忍听骊驹声。
凭将千里故人意,寄谢精微贤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