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雨江边听水流。当春风物似清秋。
可知世事有沈浮。
酒尽得茶偏助醉,镫残继烛岂能休。
无憀坐到四更头。
卧雨江边听水流。当春风物似清秋。
可知世事有沈浮。
酒尽得茶偏助醉,镫残继烛岂能休。
无憀坐到四更头。
这首《浣溪沙·江船听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江边夜景图。诗人梁鼎芬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事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句“卧雨江边听水流”,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独自躺卧在江边,细雨轻拂,耳边传来潺潺流水声。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当春风物似清秋”一句,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秋日的清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春风中的景象仿佛映射出清秋的宁静,暗含着对人生变迁的深刻理解。
“可知世事有沈浮”则直接点明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洞察。
接下来,“酒尽得茶偏助醉,镫残继烛岂能休”两句,通过饮酒和喝茶的场景,以及灯火的交替,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物质享受逐渐消逝时,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追求却不会停止。这里既有对物质享受的暂时满足,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永恒追求。
最后,“无憀坐到四更头”一句,以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直至深夜,诗人仍独自坐着,似乎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世事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