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山》
《万山》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古风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

自比诚不惭,山水亦奇秀。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0)
翻译
万座山峰临靠汉江,高耸与岘山相映成趣。
杜甫功破三吴之地,豪迈气概如同前人羊祜叔子。
当年他热爱山川之情,是否也是想与之亲近。
自比山川,虽有自谦之意,但山水确实秀美非凡。
如果羊公泉下有知,想必也会点头赞赏。
注释
临:面对,靠近。
岘偶:岘山,这里指代名山。
磊落:豪放,光明磊落。
自附:想与山水融为一体。
自比:把自己比作。
奇秀:奇特而秀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融合了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万山临汉江,杰立与岘偶。” 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展示了万山对峙的壮观景象,汉江如一条玉带蜿蜒其间,杰出如同巨人般矗立,与对岸的岘山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天然的画面。

“杜公破三吴,磊落叔子后。” 这里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杜公指的是唐代名将杜伏威,他曾经打败过吴国。磊落形容其功业之高大,叔子则可能是对其尊称的一种表达。在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映衬出自己的胸怀壮志。

“当年爱山意,无乃求自附。” 诗人在此抒发了自己年轻时对山水之美无比喜爱的情感,并非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心向往之。这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自比诚不惭,山水亦奇秀。” 诗人将自己的品格与山水相比,认为自己如同这清幽奇秀的山水一般,不需他物来衬托,自然而然地显得纯真无瑕。这不仅是对自我修养的一种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

“羊公苟有知,当为颔其首。” 最后一句中,羊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者或诗人的尊称,而“苟有知”则意味着如果有人能理解这份山水之情,那么就应该将这种境界置于最高的位置。颔,其首,即头顶,是一种极致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高远的情操。在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是对山水之美、英雄气概和个人的情怀的一种颂歌。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捉船行

客行在西吴,喧呼闻捉船。

云奉宪司票,取数须一千。

乌程县堂晓传鼓,县官排衙点船户。

东船西舫寂不行,里正如狼吏如虎。

行人坐守居人困,百里官塘断商贾。

罟师渔父都含愁,城南城北水断流。

千艘万橹城中集,苇岸芦港风悠悠。

大船竞输线,差役幸暂免。

小船无钱只一身,捉住支吾应供遣。

自从名隶公家籍,日日河头坐白日。

太仓合米聊入腹,谁为饔飧顾家室。

可怜有船何处撑,江干万众俱吞声。

(0)

登河防口边城

山海居庸千里长,前朝于此重边防。

藩篱属国亡三卫,屏蔽中原恃一墙。

保塞规模传魏国,筑台形制说南塘。

而今中外为家日,直北舆图接大荒。

(0)

自城子山还宿白家滩赠主人

到山日亭午,鸡鸣桃花村。

畇畇原隰广,蔼蔼桑麻繁。

展眺兴方永,即事情弥敦。

盘餐古时俗,作息平生言。

际夜转清阒,明月来南轩。

抚时宁不惜,劳生焉可论。

当须遂夙愿,与君采芳荪。

(0)

题遂安邹广文效忠图

遂安城,大如斗。贼兵来,县官走。

儒官骂贼贼缚肘,乘机遁出豺狼口。

集众击贼梃在手,妖星一扫宁鸡狗。

贼伏莽,去还来。城门火,栖乌哀。

登碑矢石驱风雷,狂氛恶雾层层开。

释重围,士民喜。归我绛纱帷,理我旧书史。

孤忠未显微官死,当年佐阵儿折齿,儿今抱图献天子。

(0)

蓬莱

蓬莱山下水横波,流入银湾隔翠蛾。

天上星辰欢会少,壶中日月别离多。

鸾惊香梦红兰笑,花带愁痕青鸟歌。

昨日子登传敕去,一时齐羡下天河。

(0)

咏古二首·其二

为报韩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

淮阴也是韩王后,何用当时蹑足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