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雨三日,田家家万金。
有年天子庆,忧国老臣心。
时雨雨三日,田家家万金。
有年天子庆,忧国老臣心。
这首诗《雨后》由金代诗人高汝砺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雨水对农耕的重要性以及它带给农民的喜悦与国家的安宁。
首句“时雨雨三日”,以“时雨”点明适时的雨水,连续下了三天,形象地展现了雨水的充沛与持续。这不仅符合农业社会对雨水的需求,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适时降雨的感激之情。
接着,“田家家万金”一句,将雨水对农田的价值比作“万金”,生动地表达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古代,土地是农民的命脉,雨水则是维持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一比喻既体现了雨水的宝贵,也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深切依赖。
“有年天子庆”一句,转而从国家层面出发,表达了雨水带来的丰收预兆让天子感到欢庆。丰收不仅意味着粮食充足,也是国家稳定与繁荣的象征,因此,天子的庆祝不仅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也是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
最后,“忧国老臣心”则揭示了诗人作为“老臣”的深沉忧虑与责任意识。在看到雨水带来丰收的同时,诗人不忘国家的长远发展与人民的福祉,体现了其作为臣子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民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雨水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联结了个人情感、农业生产、国家繁荣与臣子的责任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社会和国家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鸥语絮明渌,意似怜弱菱。
莫疑矶水凉,春蔼浮上层。
疏荭倚其侧,留与蝴蝶矜。
蝴蝶轻五铢,风过衣难胜。
中流眄群妙,抱篴低舷凭。
笑彼呴沫鱼,唼我吴衫绫。
乌衣散斜巷,密幄鸠为巢。
虽有东风时,但与吹蓬茅。
蓬茅日荣敷,桃李日零彫。
昔年惨绿郎,贫病嗟二毛。
东山盛簪绂,颇矜门第高。
一败遽至斯,今后复奚料?
杂姓相比邻,业多佣贩操。
俯仰生惧心,谁来补其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