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爽皓曦晶,秋清果是清。
吟风高树朗,滟露杂花荣。
湖澈沦涟影,山开锦绣情。
今来真即景,却笑太循名。
气爽皓曦晶,秋清果是清。
吟风高树朗,滟露杂花荣。
湖澈沦涟影,山开锦绣情。
今来真即景,却笑太循名。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写秋轩”为题,展现了诗人对秋季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首句“气爽皓曦晶”,描绘了清晨时分空气清爽,阳光透过云层,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景象,既点明了时间,也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明亮。
“秋清果是清”,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清冷与纯净,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吟风高树朗,滟露杂花荣”,通过“吟风”与“高树”的结合,表现了秋风轻拂,树叶摇曳的动态美;“滟露”与“杂花”则描绘了露珠在花朵上闪烁,增添了一抹生机与色彩。
“湖澈沦涟影,山开锦绣情”,将视线转向湖面与山峦,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景物,山色如锦,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今来真即景,却笑太循名”,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对过于追求表面名称的现象进行了反思,体现了其深刻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林圃芳菲尽,空阴绕院青。
风条初脱絮,露沼欲生萍。
地僻春犹冷,门闲昼亦扃。
临杯学强醉,怀抱只常醒。
我读寒山拾得诗,唐初武德贞观时。
此必前朝老进士,开皇大业不仕隋。
长歌短舞芙蓉句,开元元和尚无之。
一帚天台国清寺,扫灭人世贪嗔痴。
文殊师利复现世,僧俗未妨疑传疑。
或题松下读黄老,臆辨二叟果为谁。
谚云橘皮错认皮,九方皋马遗黄骊。
呜呼甚矣吾衰矣,郁郁都都焉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