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日游治平寺再叠前韵》
《十日游治平寺再叠前韵》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季秋气未肃,鸣禽尚交交。

澄空霜华薄,木叶不尽彫。

抚舆陟前冈,不觉身已高。

回视平湖东,逸峰耸晴霄。

但欣双目明,宁辞一身劳。

物理会有穷,何以心烦焦。

世情共扰扰,吾乐方陶陶。

达人悟迁化,千载犹一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深秋时节游览治平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季秋气未肃,鸣禽尚交交”描绘了深秋时节,虽然还未完全肃杀,但鸟儿们仍在欢快地鸣叫,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澄空霜华薄,木叶不尽彫”两句,通过霜降后的天空与逐渐凋零的树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抚舆陟前冈,不觉身已高”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喜悦与自由感。“回视平湖东,逸峰耸晴霄”则描绘了诗人从高处俯瞰湖面与远处山峰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

“但欣双目明,宁辞一身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满足,即使身体劳累也不在意。“物理会有穷,何以心烦焦”则是诗人对人生与宇宙规律的思考,认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内心应保持平静与豁达。

最后,“世情共扰扰,吾乐方陶陶”对比了世俗的纷扰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强调了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立与美好。“达人悟迁化,千载犹一朝”表达了诗人对达观人生的追求,认为无论时间如何流逝,真正的快乐与智慧是永恒不变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文徵明对生命、自然与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喧嚣世间的内心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剧暑出局径归打睡逾月不奉正甫谈绪且顿寒诗

早归伏日莫踌躇,昼寝众教笑宰予。
奠枕清风招我老,揽衣阅月向人疎。
宁无酒共公荣饮,亦有诗成阿买书。
须待雨凉寻旧约,只今旱火况焚如。

(0)

徽州织溪县六月二十五日迎汪王於县厅祈雨未

何须祷旱必桑林,试扣丛祠丐一临。
再拜炉烟方裛裛,四周云气已骎骎。
田龟向去亡凶兆,垤鹳新来有好音。
多谢神灵怜老令,肯倾膏泽慰民心。

(0)

木犀初开悉离披於雨今再著花特盛因折送常丞

万壑千岩秋欲阑,金商点缀破天悭。
未须狂雨相将去,且索西风一笑还。
香列酴醾檐萄右,清宜茅舍竹篱间。
闻君画柳为眉妩,可复扶花上髻鬟。

(0)

林子长见示悼鹤之诗若不能释然者因次韵以广

君家青田姿,见之毛骨寒。
方当秋露警,遽迫夏景残。
年来纵饮啄,意外失防闲。
谁欤不具眼,死之于汝安。
竹林有馀荫,荷塘岂不宽。
正坐出门误,宁虞行路难。
因思出处理,士君子惟艰。
方其穷居时,孤进无还丹。
山林欲长往,钟鼎夫岂悭。
一朝陇书至,倏若登天翰。
肉食无远谋,伐檀讥素餐。
失身坠戮辱,无乃佞与奸。
逐兔牵黄犬,东门那得还。
竟死咸阳市,恸哭何辛酸。
丹涂布衣愿,恨不蒯与菅。
富贵履危机,怅望扶摇抟。
世事亦堕甑,天理真循环。
向来京口铭,俯仰成悲欢。
世无薛公笔,想像付永叹。

(0)

林正甫寺簿举似所和判院徐册年咏所居诗且俾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0)

七月十四日夜大雨彻晓方止田家云早晚禾自此

夜雨倾盆捣瓦沟,檐声汹涌碎江流。
安眠一枕西窗晓,饱饭十分南亩秋。
老火熏天已无迹,频年赤地更谁忧。
起来喜拨床头甕,却待今宵月满楼。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