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全文
隋朝 / 魏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圣敬通神光七庙,灵心荐祚和万方。

严禋克配鸿基远,明德惟馨凤历昌。

(0)
注释
圣敬:无比崇高的尊敬。
通神光:与神灵相通的光明。
七庙:古代中国的七个主要祭祀场所。
灵心:神圣的心愿或精神。
荐祚:献上福禄。
和万方:使各地和谐。
严禋:庄重而严肃的祭祀。
克配:恰当地匹配或符合。
鸿基:宏大根基,通常指国家或王朝的基础。
远:深远或长久。
明德:显赫的美德。
惟馨:芳香,比喻美德的传播。
凤历:凤凰年历,象征吉祥。
昌:兴盛或繁荣。
翻译
神圣的敬意连接着神灵的光辉,照亮了七个重要的庙宇
灵验的心愿献上福祉,使天下万物和谐共处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种祭祀场景,充满了对祖先的尊崇与敬畏之情。首句“圣敬通神光七庙”中,“圣敬”指的是对圣祖的敬仰之心,“通神光”则是说到达神明的光辉,而“七庙”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时所设立的七座庙宇。第二句“灵心荐祚和万方”表达了诗人通过祭祀来传递心中敬意,希望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

第三句“严禋克配鸿基远”中的“严禋”可能是指祭祀的严肃态度,“克配”则意味着符合古代圣人的礼制,而“鸿基远”则形容祭祀之宏大与深远。最后一句“明德惟馨凤历昌”中,“明德”是指光明正大的美德,“惟馨”则表达诗人对这种美德的独特珍视,而“凤历昌”则预示着吉祥如凤凰展翅,象征着国泰民安、世代兴旺。

整首诗通过祭祀活动,展现了古人对于祖先崇敬和对国家美好愿景的表达。

作者介绍
魏徵

魏徵
朝代:隋朝   字:玄成   籍贯: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生辰:580年-643年2月11日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猜你喜欢

未央贻余画竹题云倪元镇自谓其画竹如麻如芦犹去竹不远兹画叶乃如树叶殊无一毫似也作此赏之

不欲全求似,萧森态转真。

缘风微作势,邀月澹传神。

叶密留云宿,丛幽借石邻。

还于匀墨处,高寄想其人。

(0)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其五

侯家骑从导初传,满路花飞拾翠钿。

携得冰壶清切意,焚香坐听唱游仙。

(0)

八月十一夜与介孺看月成醉共赋十四盐·其一

秋虽方过半,月却尚能纤。

况有人相映,偏教景似添。

挹清倾露液,取影下湘帘。

诗里须情韵,何如此际兼。

(0)

乙卯十九首·其二

闾右几家蓄红粟,早供恶少眈眈目。

乌聚横抢白昼间,眼看贫富计同蹙。

(0)

夜坐

不寐中宵起,虚庭分外清。

花因风弄影,云与月争明。

人定鸦栖稳,寒初鹤梦惊。

飒然生远树,大半是秋声。

(0)

赠梁绍东画士·其二

莲花绰约淤泥里,肯逐东风逞艳姿。

外直中通元不染,漫将彩笔寄予思。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