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度秋霖,一刻似三日。
关外阅晴稼,日三似刻一。
历喜易愁难,百年同是律。
何如太古山,复此虚白室。
无喜亦无愁,止止恒祥吉。
关内度秋霖,一刻似三日。
关外阅晴稼,日三似刻一。
历喜易愁难,百年同是律。
何如太古山,复此虚白室。
无喜亦无愁,止止恒祥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不同感受与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关内度秋霖,一刻似三日”,生动地展现了在多雨的秋季,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仿佛过了一整天。接着,“关外阅晴稼,日三似刻一”则对比了外界的晴朗农事景象,一天似乎只有三个时辰那么长。这种时间感知的差异,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和对外界环境的敏感。
“历喜易愁难,百年同是律”表达了人生的普遍规律,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过去,百年光阴遵循着相同的节奏。这句诗体现了对生命短暂而循环往复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如太古山,复此虚白室。无喜亦无愁,止止恒祥吉”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在太古的山中,或在空灵的居室里,没有喜乐也没有忧愁,只求内心的平静与吉祥,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
俯槛临流蕙径深,平泉花木绕阴森。
蛙鸣鼓吹春喧耳,草暖池塘梦费吟。
赌墅乞甥宾对弈,惊鸿送目手挥琴。
嗟予远捧从军檄,不得披裘五月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