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其一》
《塞上·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

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

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

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

(0)
翻译
时令正值秋季防备,边关山头落叶堆积。
寒风吹过,如同壮大了金鼓声,雾气浸湿了军旗和皮衣。
未能消灭西羌敌军,始终让大汉蒙羞。
我感到惭愧,未能如班超般建立功业,只能放下笔去争取战功封侯。
注释
节物:季节景象。
防秋:秋季防御。
关山:边关山岭。
落叶:秋天落叶。
霜风:寒霜之风。
金鼓:战鼓。
雾气:浓雾。
旌裘:军旗和皮衣。
西羌:古代西部的羌族。
灭:消灭。
大汉:汉朝。
羞:羞耻。
班定远:班超,东汉名将,以封侯而不愿归乡闻名。
弃笔:放弃文职。
封侯:因战功获得封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萧瑟景象和士兵防御敌人的紧张气氛。"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两句从自然环境切入,通过对节气变化的描述和关山上飘落的枯叶,渲染出一种边塞的萧瑟感。接下来的"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则转向军营生活,霜风中响起的金鼓声与士兵们在寒冷和湿润的雾气中的艰苦生活形象鲜明。

后两句"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防未能彻底摧毁敌人的忧虑之情。这里的"西羌"泛指西方的少数民族,而"大汉"则是对汉朝的赞美,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盛世的向往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所引发的无奈。

最后两句"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则是一个转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不能像古代名将班超、班超那样功成名就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这不仅是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痛惜,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整首诗通过边塞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的历史使命感与个人抱负之间的挣扎。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寄荔枝与盛参政

樱桃真小子,龙眼是凡姿。

橄榄为下辈,枇杷作客儿。

(0)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其一

洛水寒可涉,长汀柳飞叶。

节物先无期,自与幽怀惬。

(0)

南雁西洞

石门深窅锁丹霞,倚马西风日欲斜。

幽境已无尘俗气,白云尚有翠微家。

林间摘句书红叶,涧底烹泉带落花。

向晚且从西洞息,碧山明月正堪赊。

(0)

浣溪沙·其五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

绛蜡烧残夜未分。宝筝声缓拍初匀。

斗枢光照坐生春。

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

凤城西去断离魂。

(0)

鄱阳董季兴往游怀玉山损田入寺为民祷雨君既道其本末又示山中五章请余赋之然比来霖潦淹月种烂乃未秧也方幸数日晴霁尔

怀玉湫龙懒心性,六月困眠祈未醒。

广文偶来亦同病,买田施食慇勤请。

谁知领县春风边,嗔蛟怒鳄腥熏天。

须君一念晴雨若,遮莫雇僧输俸钱。

(0)

超然堂

晨兴诣曹参使驿,传呼趋庭头颈屈。

退归阖户胥吏玩,过门掉臂不入室。

宅舍空荒转颓漏,驺仆蓝缕常寒乞。

此堂岂可更超然,乍可鞅掌中怫郁。

每怜庄周齐物论,遣词旷荡违经律。

独称松柏受正命,舜何人哉尽伦匹。

萍实浮沉江汉远,剑气腾掷牛斗出。

招徕凤麟已悠缓,琢磨圭璧强坚密。

檐擎自贵竭人力,起倒相因废天质。

古今问学满天下,分寸毫釐难细诘。

以兹凛凛观万事,口不敢言心自失。

今朝幸续省仓米,且以糜煎饱时日。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