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
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
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
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
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
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
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
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萧瑟景象和士兵防御敌人的紧张气氛。"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两句从自然环境切入,通过对节气变化的描述和关山上飘落的枯叶,渲染出一种边塞的萧瑟感。接下来的"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则转向军营生活,霜风中响起的金鼓声与士兵们在寒冷和湿润的雾气中的艰苦生活形象鲜明。
后两句"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防未能彻底摧毁敌人的忧虑之情。这里的"西羌"泛指西方的少数民族,而"大汉"则是对汉朝的赞美,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盛世的向往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所引发的无奈。
最后两句"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则是一个转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不能像古代名将班超、班超那样功成名就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这不仅是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痛惜,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整首诗通过边塞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的历史使命感与个人抱负之间的挣扎。
怀玉湫龙懒心性,六月困眠祈未醒。
广文偶来亦同病,买田施食慇勤请。
谁知领县春风边,嗔蛟怒鳄腥熏天。
须君一念晴雨若,遮莫雇僧输俸钱。
晨兴诣曹参使驿,传呼趋庭头颈屈。
退归阖户胥吏玩,过门掉臂不入室。
宅舍空荒转颓漏,驺仆蓝缕常寒乞。
此堂岂可更超然,乍可鞅掌中怫郁。
每怜庄周齐物论,遣词旷荡违经律。
独称松柏受正命,舜何人哉尽伦匹。
萍实浮沉江汉远,剑气腾掷牛斗出。
招徕凤麟已悠缓,琢磨圭璧强坚密。
檐擎自贵竭人力,起倒相因废天质。
古今问学满天下,分寸毫釐难细诘。
以兹凛凛观万事,口不敢言心自失。
今朝幸续省仓米,且以糜煎饱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