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净寺四首·其二》
《宿净寺四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

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

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宿净寺四首(其二)》。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世间纷扰和内心忧虑的感慨。首句“常苦人间不尽愁”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世间烦恼的深深忧虑,他感到人间的愁苦无尽无休。

第二句“每拚须是入山休”表达了诗人试图逃避现实,寻求宁静的愿望,通过隐居山林来摆脱世事的困扰。然而,即使身在山中,“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诗人仍无法完全隔绝内心的忧虑,夜晚的静谧反而使他的思绪更加翻腾。

接着,诗人借“百战西江方底定”暗示国家战乱未息,南方地区仍有动荡,“六飞南甸尚淹留”进一步强调了朝廷决策的迟缓,未能迅速平定局势。这种社会现状让诗人深感忧虑,呼唤有人能扭转乾坤,改变时局。

最后一句“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诗人发出疑问,谁能真正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是否能积极筹划,解决眼前的危机?这既是对个人困境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高层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个人对于治世之道的思考,展现了他作为儒家学者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青玉案·其一

稠塘旧是花千树。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0)

八声甘州·其一

问海棠花下,又何如、玄都观中游。

叹佺巢蜀锦,常时不数,前度何稠。

谁见宣华故事,歌舞簇遨头。

共是西江水,不解西流。

在处繁华如梦,梦占人年少,生死堪羞。

任倾城倾国,风雨一春休。

醉逢君、何须有约,醉留君、系不住扁舟。

空又失,花前一笑,绿尽芳洲。

(0)

贺新郎·其三十九癸亥九日

宿雨轻飘洒。少年时、追欢记节,同人于野。

老去登临无脚力,徙倚屋东篱榭。

但极目、海山如画。

千古惟传吹帽汉,大将军、野马尘埃也。

须彩笔,为陶写。鹤归旧里空悲咤。

叹原头、累累高冢,洛英凋谢。

留得香山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

怅谁伴、先生情话。

樽有葡萄簪有菊,西凉州、不似东篱下。

休唤醒,利名者。

(0)

念奴娇·其十二丙寅生日

老逢初度,小儿女、盘问翁翁年纪。

屈指先贤,彷佛似,当日申公归邸。

跛子形骸,瞎堂顶相,更折当门齿。

麒麟阁上,定无人物如此。

追忆太白知章,自骑鲸去后,酒徒无几。

恶客相寻,道先生、清晓中酲慵起。

不袖青蛇,不骑黄鹤,混迹红尘里。

彭聃安在,吾师淇澳君子。

(0)

广游女·其一

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

如何出腹子,两个是胡雏。

(0)

尉侄寄百雀图

犹子知余嗜,封来半尺绡。

谁将一兔颖,写作百鹪鹩。

具体侔针粟,卑飞集苇苕。

笑他九万里,辛苦上云霄。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