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
如何出腹子,两个是胡雏。
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
如何出腹子,两个是胡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对比手中的笔和腹中孩子,表达了母爱的深沉和无可替代。"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一句,生动地展示了古人教育方式,即使是夫妇之间,也多通过书信来传递情感和知识,而非面对面直接交流。这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文字的重要性和书信作为沟通媒介的地位。接下来的"如何出腹子,两个是胡雏"则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护之心,孩子如同母体内生长的种子,而"两个是胡雏"则可能指代孩子的纯真无知,或许也隐喻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探索与冒险。
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母亲深沉的情感,以及她对于教育子女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情感表达,诗人传递出了一个关于母性、知识传承以及个人成长的话题,为我们提供了一扇观察古代社会风貌和家庭关系的窗口。
循溪上坡坨,溪亦因山曲。
行尽高深处,招提隐山腹。
往者灰烬馀,白塔但孤矗。
十年闹斤斧,有此千间屋。
阿师笑相语,异事子当卜。
今日钟报客,振响非人触。
病悴优婆塞,归梦到松菊。
诸圣惠三昧,警我烦恼毒。
卧听夜雨喧,起看晓云族。
去路犹恐迷,主人费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