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逢初度,小儿女、盘问翁翁年纪。
屈指先贤,彷佛似,当日申公归邸。
跛子形骸,瞎堂顶相,更折当门齿。
麒麟阁上,定无人物如此。
追忆太白知章,自骑鲸去后,酒徒无几。
恶客相寻,道先生、清晓中酲慵起。
不袖青蛇,不骑黄鹤,混迹红尘里。
彭聃安在,吾师淇澳君子。
老逢初度,小儿女、盘问翁翁年纪。
屈指先贤,彷佛似,当日申公归邸。
跛子形骸,瞎堂顶相,更折当门齿。
麒麟阁上,定无人物如此。
追忆太白知章,自骑鲸去后,酒徒无几。
恶客相寻,道先生、清晓中酲慵起。
不袖青蛇,不骑黄鹤,混迹红尘里。
彭聃安在,吾师淇澳君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属于《念奴娇》系列之中的第十二首。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不如意境遇的慨叹。
“老逢初度,小儿女、盘问翁翁年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重逢,孩子们围绕着询问年龄,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的情感。
“屈指先贤,彷佛似,当日申公归邸。”诗人通过屈指数年,回忆古代的贤者,似乎看到了当年申公归家的景象,显示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跛子形骸,瞎堂顶相,更折当门齿。”这一句描绘出诗人现实中的困顿与不如意,身体有病,视力模糊,更有牙齿脱落,这些都是衰老和疾病的象征。
“麒麟阁上,定无人物如此。”这句话表明了在华丽的建筑中,也难以找到像诗人这样品行兼备的人物。麒麟阁代表高贵的居所,这里强调的是诗人的个性和不凡的才情。
“追忆太白知章,自骑鲸去后,酒徒无几。”这句回顾了古代大诗人李白(太白),他曾经有过乘鲸入海的豪迈之举,但如今能与诗人共饮的人已经不多,表达了一种怀旧和孤独的情感。
“恶客相寻,道先生、清晓中酲慵起。”在清晨醒来时,诗人的酒意尚未消散,这里所谓的“恶客”指的是酒精,而“道先生”则是对自己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自嘲。
“不袖青蛇,不骑黄鹤,混迹红尘里。”这一句强调了诗人现实中的低沉和平庸,没有了过去的豪迈与理想,只是在凡俗的世界中摸索前行。
“彭聃安在,吾师淇澳君子。”最后一句提到了彭聃,这是一种古代乐器,诗人将其比喻为自己的老师——淇澳君子,这里的“淇澳”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位师长。通过这种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知识和艺术的尊崇,以及对于精神导师的怀念。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是一首深含哲理且情感丰富的词作。
先生教百工,作为天下器。
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记。
嗟嗟远圣人,製度日以纷。
窈窕阿房宫,万态横青云。
荧煌甲乙帐,一朝那肯焚。
秦汉骄心起,陈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风,滔滔弗能止。
可甚佛老徒,不取慈俭书。
竭我百家产,崇乐一室居。
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为耻。
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轮指。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贪秦。
经界变阡陌,吾商苦悲辛。
四民无常籍,茫茫伪与真。
游者窃吾利,堕者乱吾伦。
淳源一以荡,颓波浩无津。
可堪贵与富,侈态日日新。
万里奉绮罗,九陌资埃尘。
穷山无遗实,竭海无遗珍。
鬼神为之劳,天地为之贫。
此弊已千载,千载犹因循。
桑柘不成林,荆棘有馀者。
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上有尧舜主,下有周召臣。
琴瑟愿更张,使我歌良辰。
何日用此言,皇天岂不仁。
君有江南行,为君歌以喜。
龙盘山万曲,练静江千里。
江山不可空,台星照吴中。
古来王谢地,今有周召风。
而间杨与郑,万丈光相映。
煌煌聚宰府,金陵一何盛。
此去知已贤,雅客情无边。
白云起江树,明月逐江船。
云月共徘徊,优哉如游仙。
归来笑春风,白日登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