靧面桃花雪。羡昌昌、搓酥滴粉,珠装翠刷。
昨夜分明天上冷,玉兔初肥时节。
早谪向、姮娥宫阙。
骑上紫皇狞小凤,笑群儿、项领寻常物。
粗了了,甚贤达。曾经入梦缭绫滑。
是宣和、写生墨绣,虬松都活。
今日荷衣能出拜,果应兰芽其茁。
算此事、通都艳说。
摩顶苗哥须记取,奋扶摇、绦旋行当掣。
家自有,魏公笏。
靧面桃花雪。羡昌昌、搓酥滴粉,珠装翠刷。
昨夜分明天上冷,玉兔初肥时节。
早谪向、姮娥宫阙。
骑上紫皇狞小凤,笑群儿、项领寻常物。
粗了了,甚贤达。曾经入梦缭绫滑。
是宣和、写生墨绣,虬松都活。
今日荷衣能出拜,果应兰芽其茁。
算此事、通都艳说。
摩顶苗哥须记取,奋扶摇、绦旋行当掣。
家自有,魏公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之美,将之比作雪中之面,形象生动。接着,词人通过“搓酥滴粉,珠装翠刷”这样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桃花的娇嫩与美丽。随后,词人巧妙地引入了“昨夜分明天上冷,玉兔初肥时节”的景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赋予了桃花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下来,“早谪向、姮娥宫阙。骑上紫皇狞小凤,笑群儿、项领寻常物”几句,运用神话传说,将桃花与嫦娥、紫皇、小凤等神话题材相结合,赋予了桃花以仙气,同时也表达了对桃花独特魅力的赞美。词人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描述,展现了桃花的非凡之处。
“粗了了,甚贤达。曾经入梦缭绫滑。是宣和、写生墨绣,虬松都活”这一段,词人将桃花与梦境、绫罗、墨绣、虬松等元素融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更体现了桃花在词人心中的深刻印象和艺术价值。通过“宣和、写生墨绣”这样的词汇,词人巧妙地引用了历史背景,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最后,“今日荷衣能出拜,果应兰芽其茁。算此事、通都艳说。摩顶苗哥须记取,奋扶摇、绦旋行当掣。家自有,魏公笏”这一部分,词人以“今日荷衣能出拜”暗示时间的流转,强调了桃花之美历久弥新。通过“通都艳说”、“摩顶苗哥”等表达,词人不仅赞美了桃花,也寄寓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之情。结尾处“家自有,魏公笏”,则以“魏公笏”这一典故,寓意着桃花之美如同名臣之功勋,值得世代传颂。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联想,不仅展现了桃花的自然美,也融入了神话、历史等文化元素,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经过二郡逢贤牧,聚集诸郎宴老身。
清夜漫劳红烛会,白头非是翠娥邻。
曾携酒伴无端宿,自入朝行便别春。
潦倒微之从不占,未知公议道何人。
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
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
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
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
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
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
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
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冤。
终以瀼滨讼,无令天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