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李都运故居》
《过李都运故居》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奕奕灵宗远,汪汪雅度宽。

黄堂贤别驾,粉署老郎官。

清气金茎露,芳声楚畹兰。

姓名闻辇下,宠命出朝端。

国课常先足,醝丁亦自安。

心公寮寀服,政简吏民欢。

北阙方趋觐,东门又挂冠。

儿童随去旆,耆旧拥归鞍。

楚甸俄闻恙,吴山遽盖棺。

异乡魂杳杳,旅榇路漫漫。

节操追前辈,仪刑耸后观。

薄田临沔澳,老屋枕江干。

葛岭松云暝,堂封草露寒。

晚风吹鼓子,清泪不胜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已故李都运的深切怀念与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首联“奕奕灵宗远,汪汪雅度宽”以“灵宗”和“雅度”来赞誉李都运的卓越品质与深远影响,用“远”和“宽”来形容其精神的深远与胸怀的广阔。

接着,“黄堂贤别驾,粉署老郎官”两句通过具体职位的描述,展现了李都运在官场上的地位与成就,同时“贤”与“老”二字则暗示了他的智慧与经验。

“清气金茎露,芳声楚畹兰”运用自然界的意象,将李都运的品格比作清露与兰花,既高洁又芬芳,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

“姓名闻辇下,宠命出朝端”说明李都运在朝廷中享有盛名,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与任命,体现了其政治地位与影响力。

“国课常先足,醝丁亦自安”赞扬了李都运勤勉尽责,不仅国家事务处理得当,还让百姓生活安定,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卓越才能与仁爱之心。

“心公寮寀服,政简吏民欢”进一步强调了李都运公正无私,政务简洁高效,赢得了官僚与百姓的广泛喜爱与尊敬。

“北阙方趋觐,东门又挂冠”描述了李都运即将前往朝廷述职,却又因某种原因不得不辞官归隐的情景,表达了对其仕途变化的惋惜之情。

“儿童随去旆,耆旧拥归鞍”描绘了李都运离开时,儿童跟随其后,老人簇拥其旁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深厚情感与不舍。

“楚甸俄闻恙,吴山遽盖棺”指出李都运去世的消息传来,令人悲痛欲绝,用“俄”和“遽”强调了消息的突然与悲伤的程度。

“异乡魂杳杳,旅榇路漫漫”表达了对李都运去世后灵魂飘渺无依,遗体长途运送的哀思。

“节操追前辈,仪刑耸后观”赞扬了李都运坚守节操,其行为成为后人的榜样与典范。

最后,“薄田临沔澳,老屋枕江干”描绘了李都运故居的环境,用朴素的田园风光象征其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葛岭松云瞑,堂封草露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晚风吹鼓子,清泪不胜弹”以晚风中的鼓声和无法抑制的泪水,形象地表达了对李都运去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都运生前事迹的回顾与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卓越的政治才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挽歌。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桃源图

高士从来占水涯,大都有志在鱼虾。

妙于司马家儿世,春水能寻一洞花。

(0)

秋恕生日赋赠

大名天下重蒲萧,意外惊魂赋大招。

出狱自冲神剑气,窜身同听海门潮。

是非如梦归前世,生死经秋换两朝。

垂老菊花当进酒,去年焉识有今朝。

(0)

拟出居庸关,由宣化至太原,途经边塞之胜,与游不获,积想成诗五首·其四

塞云青入雪中寒,白草黄沙几度关。

汉代铙歌唐乐府,一时传唱纥干山。

(0)

拟出居庸关,由宣化至太原,途经边塞之胜,与游不获,积想成诗五首·其一

万古蚩尤作祸胎,崆峒山色自崔嵬。

广成一去无消息,谁驾鸾凰问道来。

(0)

锦水·其四

湖海盟鸥久不逢,牵萝荷月十经冬。

蒹葭秋水怀人远,桃李春花爱彼浓。

隔岁故人唐肆马,几鸦残月曙楼钟。

江东渭北长千里,更阻夔巫一万重。

(0)

登杓江楼感事·其五

落落乾坤十四春,逃兵逃贼两频频。

争场麾盖还松柏,腴土官酋互主宾。

衾冷可知身是客,窗寒应笑月窥人。

短篙渔父增惭影,恋旧经年又送新。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