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从来占水涯,大都有志在鱼虾。
妙于司马家儿世,春水能寻一洞花。
高士从来占水涯,大都有志在鱼虾。
妙于司马家儿世,春水能寻一洞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的隐士,他独居水边,志趣超然,专注于渔猎生活。诗人提及"妙于司马家儿世",暗示这位高士可能有着司马家族的才情,又借春水中的洞花,象征着隐逸与自然的和谐。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桃源图的意象,赞美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体现了清代末年至近代初赵熙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丘樊英俊君犹滞,掩卷无言偃然睡。
江左思归未得归,家乡百里奚由至。
有楼望远最舒旷,蹑屐徐登极临视。
云容弄白起危巅,霞气如朱浮浅涘。
侵梁松影侧窥檐,飘径柳芳深委地。
谛法真空佛有灵,面颜安乐僧无事。
风摇柏直力相争,霜压橘黄香欲坠。
夕阳城郭人渐稀,疏钟传响催归志。
平时尝仰望,今日一登临。
海岱封疆小,乾坤气象深。
废城增古意,叠嶂起诗心。
远目方驰骋,春云还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