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玄虚,山川总阒寂。
人生喜恬淡,百事强汨溺。
晨起逐车尘,入暮驻銮轼。
宾客会高堂,纷然据华席。
酒酣发巨钟,丝管周相易。
赵舞袖徘徊,燕歌声络绎。
椒醴腐中肠,荤臊不可食。
清性日消除,浓心时剥蚀。
湍际少停鳞,风林无定翼。
金火终煎然,老死同沟洫。
徒为世上人,扰扰竟何极。
上士守安闲,湛心常湜湜。
所以完天然,匪尔竞容饰。
吁嗟黄绮徒,吾将以为则。
天地任玄虚,山川总阒寂。
人生喜恬淡,百事强汨溺。
晨起逐车尘,入暮驻銮轼。
宾客会高堂,纷然据华席。
酒酣发巨钟,丝管周相易。
赵舞袖徘徊,燕歌声络绎。
椒醴腐中肠,荤臊不可食。
清性日消除,浓心时剥蚀。
湍际少停鳞,风林无定翼。
金火终煎然,老死同沟洫。
徒为世上人,扰扰竟何极。
上士守安闲,湛心常湜湜。
所以完天然,匪尔竞容饰。
吁嗟黄绮徒,吾将以为则。
这首诗描绘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以天地、山川的寂静反衬人间的喧嚣,表达了对人生喜好的恬淡追求,以及对世俗事务的厌倦。通过宴会的热闹场景与内心的平静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雅性情的坚守和对浓重欲望的摒弃。诗中提到的“赵舞”、“燕歌”、“椒醴”、“荤臊”等元素,不仅丰富了宴会的场景,也象征着世俗生活的繁华与诱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不随波逐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金灯奋髯阶砌宽,杨柳缓带楼阁闲。
我来不为春事促,西风斜日面前山。
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孰辨端倪,胡为指注。
指注不真,镜像空尘。空尘何立,镜像谁入。
当机则应,头头非剩。触处俱宣,句句通玄。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含容透脱,千江一月。
无在不在,谁憎谁爱。焕尔既明,森然不碍。
不碍既明,金刚眼睛。穷幽测显,神妙体灵。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是宜超越,所以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