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宗门一句》
《宗门一句》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四言诗

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孰辨端倪,胡为指注。

指注不真,镜像空尘。空尘何立,镜像谁入。

当机则应,头头非剩。触处俱宣,句句通玄。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含容透脱,千江一月。

无在不在,谁憎谁爱。焕尔既明,森然不碍。

不碍既明,金刚眼睛。穷幽测显,神妙体灵。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是宜超越,所以纵横。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探讨了佛法的微妙与深奥。"宗门一句,明明独露",开篇即点出禅宗直指人心、言简意赅的特点。"孰辨端倪,胡为指注",提出对佛法真理的探索不应拘泥于表面的解释,而应深入内心,直接领悟。"指注不真,镜像空尘",比喻直接的指教往往难以触及本质,如同镜中之影,虚幻不实。

接下来的几句"空尘何立,镜像谁入",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空性观,指出一切现象皆为空相,没有实体可依。"当机则应,头头非剩",强调佛法的适时应机,每一刻都有其独特意义,并非多余。"触处俱宣,句句通玄",表明佛法无处不在,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

"门门宾主,互正互偏",通过宾主相对的概念,说明佛法的相对性和互补性。"含容透脱,千江一月",以江水映月为例,说明佛法的包容性和穿透力,无论多么广阔的世界,都能找到统一的本质。"无在不在,谁憎谁爱",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中立性,没有绝对的好恶。

"焕尔既明,森然不碍",指出佛法的光明与自由,既照亮人心,又不阻碍万物生长。"不碍既明,金刚眼睛",比喻佛法能洞察一切而不受束缚,如同金刚般坚固明亮。"穷幽测显,神妙体灵",强调佛法能深入细微之处,又能显现宏观世界,充满神秘与灵性。

"妙灵不住,无生不生",揭示佛法的灵动与无常,一切现象皆由心生,又随心灭。"是宜超越,所以纵横",最后总结,佛法的真谛在于超越世俗,纵横自在,不受任何限制。

整首诗以禅宗的智慧和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佛法的精髓,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佛法的深邃与广阔,体现了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遇雪偶书

三伏登途彻盛寒,客程犹未解征鞍。

明时用舍皆公道,自是非才进路难。

(0)

句·其四

夜添风月无尽景,晓起烟云皆助诗。

(0)

宫词·其二十四

未明冠佩集龙楼,上宰貂蝉导冕旒。

羌虏欢呼瞻盛礼,躬迎八宝受天休。

(0)

学书十绝·其九

歌词漫与收狂念,诗句聊将代欠伸。

钩棘徒劳刳胃肾,笔头才住已成尘。

(0)

试陈瞻墨十绝·其六

春来多病圣频中,歌曲双青笑拂红。

今日闭门常静坐,始知身世已衰翁。

(0)

崇寿宫梁昭明太子修行之地

鸿禧已不凡,崇寿气尤古。

经始天监谋,馀力保大举。

十围人何在,乌鹊尚如睹。

井泉翳荆棘,像设半尘土。

视今犹视昔,一笑才仰俯。

有愧所坐峰,安得参鹤羽。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