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惊风起海陬,为人吹散两眉愁。
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众水更来何处著,千峰赴此却回休。
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动地惊风起海陬,为人吹散两眉愁。
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众水更来何处著,千峰赴此却回休。
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海景图画,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豁然开朗之情。
"动地惊风起海陬" 一句,以强烈的动作词汇“动”、“惊”、“起”,描绘出海风初起时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展示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激动与敬畏之情。
"为人吹散两眉愁" 则透露出诗人借助这股狂野的海风,洗净内心的烦恼和忧愁。这里的“两眉”指代了人的心绪和思虑,而“吹散”则是自然界力量对人类情感影响的一个生动写照。
"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中,“岛北新春后”表明诗人是在一个新的季节里,可能是春末或初夏时期,站在海边的高处。"眼到天南最尽头"则意味着诗人的视线极其开阔,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这里的“尽头”,隐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众水更来何处著,千峰赴此却回休" 这两句通过水流与山峰的交互,表现出自然界的无穷无尽。诗人可能在询问这些不断涌来的水流最终将流向何方,或者是在表达对这永不停息、变化无常的大自然的赞叹。
"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说,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够从这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满足。这里的“万顷烟波”形象宏大,"一白鸥"则是这一片汪洋中的生灵,给人以孤独却又自在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海风、岛屿、水流与山峰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将军弟子韦与韩,往往画马遗人间。
一疋价值千金骥,攻驹富牧何曾传。
伯时奉敕摹粉本,神迹重似见韦偃。
干惟画肉杜老嗤,独於偃也无贬损。
薄言駉者锦绣张,饮秣适性力乃强。
筋埋肉胀固无数,此中不少騄駬藏。
但养其骏弃其驽,驽多骏鲜非良图。
兼容并包择贤用,既有伯乐骏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