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钩绳,复斗穗。寒夜美人半睡。云掩絮,月胧明。
枕函亭钏声。蚕烛耀。飞蛾绕。门外乌啼难晓。
燔蕙烬,隐纱笼。罘罳划碎红。
幔钩绳,复斗穗。寒夜美人半睡。云掩絮,月胧明。
枕函亭钏声。蚕烛耀。飞蛾绕。门外乌啼难晓。
燔蕙烬,隐纱笼。罘罳划碎红。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夜晚画面。"幔钩绳,复斗穗"描绘了室内布置,幔帐垂下,斗拱上装饰着穗子,营造出一种古朴的氛围。"寒夜美人半睡"点出主角,美人于深夜半梦半醒之间,暗示了孤独与寂寥。
"云掩絮,月胧明"运用比喻,云彩如同轻柔的被褥盖在月光之上,月色朦胧,增添了神秘感。"枕函亭钏声"则通过细微的金属饰品声音,透露出闺房中的寂静和孤独。
"蚕烛耀,飞蛾绕"转而描写室外景象,蜡烛微光映照,引来飞蛾翩翩,显示出夜的深沉与生命的活力。"门外乌啼难晓"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乌鸦的啼叫打破宁静,却也难以驱散夜的沉闷。
最后两句"燔蕙烬,隐纱笼。罘罳划碎红"描绘了更深的夜晚,焚烧的蕙草余烬在纱笼中闪烁,罘罳(古代宫殿或庭园中的一种装饰物)上映出破碎的红色光影,给人以梦幻而哀婉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美与孤寂,展现了词人对闺中女子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