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更漏子·其三》
《更漏子·其三》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

幔钩绳,复斗穗。寒夜美人半睡。云掩絮,月胧明。

枕函亭钏声。蚕烛耀。飞蛾绕。门外乌啼难晓。

燔蕙烬,隐纱笼。罘罳划碎红。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夜晚画面。"幔钩绳,复斗穗"描绘了室内布置,幔帐垂下,斗拱上装饰着穗子,营造出一种古朴的氛围。"寒夜美人半睡"点出主角,美人于深夜半梦半醒之间,暗示了孤独与寂寥。

"云掩絮,月胧明"运用比喻,云彩如同轻柔的被褥盖在月光之上,月色朦胧,增添了神秘感。"枕函亭钏声"则通过细微的金属饰品声音,透露出闺房中的寂静和孤独。

"蚕烛耀,飞蛾绕"转而描写室外景象,蜡烛微光映照,引来飞蛾翩翩,显示出夜的深沉与生命的活力。"门外乌啼难晓"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乌鸦的啼叫打破宁静,却也难以驱散夜的沉闷。

最后两句"燔蕙烬,隐纱笼。罘罳划碎红"描绘了更深的夜晚,焚烧的蕙草余烬在纱笼中闪烁,罘罳(古代宫殿或庭园中的一种装饰物)上映出破碎的红色光影,给人以梦幻而哀婉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美与孤寂,展现了词人对闺中女子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寄答欧子建

水上茅堂竹树遮,美人相遇赠瑶华。

朱弦不作里中曲,彩笔曾生梦里花。

一别屋梁惟落月,几回江口泛孤槎。

问君诗卷相携后,染得春山几片霞。

(0)

杂兴·其六

凉风日夕至,吹我瑶石台。

严霜被野草,嗷嗷清猿哀。

俯视见流光,忽然动中怀。

寂寞天华宫,岂无歌舞来。

焉见安期生,羽衣变寒灰。

(0)

失题

泠泠江水深,水深千万尺。

登楼有所思,所思在行客。

期我春风时,春风期已迫。

人生几何时,晷运如过隙。

(0)

留别林君卫·其四

九州行尽涉珠厓,白发毵毵事事乖。

归去幸留吾舌在,一区田亩尚萦怀。

(0)

题湘江秋霁图·其三

数间茅屋掩秋村,地回从无车马喧。

自是独醒人共弃,非关日午不开门。

(0)

上九峰泷

水声高似雨,日断几回魂。

船向半空立,烟盘群鬼喧。

浮生馀病骨,愁绪起秋原。

履险韩祠在,忠诚不易言。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