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意漫空欲散花,山园松桧可胜嘉。
高风合著滁州守,美句犹传杜老家。
真率杯中深夜话,风流胸次淡秋霞。
乡书忽度湖天雁,嘹唳冲寒几字斜。
雪意漫空欲散花,山园松桧可胜嘉。
高风合著滁州守,美句犹传杜老家。
真率杯中深夜话,风流胸次淡秋霞。
乡书忽度湖天雁,嘹唳冲寒几字斜。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宁静与雅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首句“雪意漫空欲散花”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比作即将绽放的花朵,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山园松桧可胜嘉”则转向对山间松树和桧树的赞美,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
“高风合著滁州守,美句犹传杜老家”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品德高尚、文采斐然之人的敬仰。这里“高风”指高尚的品格,“滁州守”和“杜老家”分别指向历史上的两位贤臣,通过这样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真率杯中深夜话,风流胸次淡秋霞”则是对聚会场景的生动描绘,通过“真率”二字,突出了朋友间的真诚与坦荡,而“风流胸次淡秋霞”则以淡雅的秋霞比喻内心的高洁与超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乡书忽度湖天雁,嘹唳冲寒几字斜”以雁过留书的意象,巧妙地引入了远方的信息,既增添了诗的意境,也暗含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红萼孤山,青莲双盏,妒君浅醉寒宵。
知否冬心,萧然斑鬓,故人僧况无聊。
万松深处,剩行卷、天风海涛。
思量如我,云白山青,无限穷交。茶名黛黛花娇。
春到屏山,蛾翠应描。
平地生波,千声吠犬,赵州有酒齐浇。
草堂冲雪,送驴背、长桥短桥。
新词多少,香阁双柑,红玉吹箫。
公子秦川,布袍落魄,来称杭友。
金荃万首,几人标格同瘦。
鸥边又绿西泠水,问送得春愁尽否。
想吟魂尚在,秋寒鲸背,紫箫离手。过后。才名旧。
只换了藏鸦,六桥疏柳。词家仅有,浣花应配诗叟。
山云入卷飞清气,却不信仙蓬去久。
剩如此好江湖,朱十依然载酒。
阑干一角天西路,乱霞中有人倚。
才别焰摩宫,带二分虹气。玉颜春半醉。
怕病酒、年华似水。叠叠红罗,销魂画出,南唐亭子。
低唱暗香词,妆楼远、曾向花前弹泪。
吹瘦十年箫,甚东风如此。山扉和梦闭。
更无奈、翠禽啼起。要坚忍,今夜春寒,话绛仙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