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秦川,布袍落魄,来称杭友。
金荃万首,几人标格同瘦。
鸥边又绿西泠水,问送得春愁尽否。
想吟魂尚在,秋寒鲸背,紫箫离手。过后。才名旧。
只换了藏鸦,六桥疏柳。词家仅有,浣花应配诗叟。
山云入卷飞清气,却不信仙蓬去久。
剩如此好江湖,朱十依然载酒。
公子秦川,布袍落魄,来称杭友。
金荃万首,几人标格同瘦。
鸥边又绿西泠水,问送得春愁尽否。
想吟魂尚在,秋寒鲸背,紫箫离手。过后。才名旧。
只换了藏鸦,六桥疏柳。词家仅有,浣花应配诗叟。
山云入卷飞清气,却不信仙蓬去久。
剩如此好江湖,朱十依然载酒。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月下笛·读山中白云词感怀玉田生,即用其赠仇山村韵》。诗人以秦川公子的形象起笔,描绘了一位落魄文人,身着布袍,却怀揣着丰富的才华,千里迢迢来到杭州,与友人相交。他创作了无数诗歌,其中金荃之作虽多,但能与他风格相近、情感深沉的却寥寥无几。
诗人感叹西湖边的鸥鸟与碧波,似乎也在询问春天的愁绪是否已消散。他想象着友人吟咏的灵魂仍在,即使秋寒来临,仍能在鲸背上吹奏紫箫,寄托情感。接着,诗人感慨友人的才名虽然依旧,但境遇已不如前,只有乌鸦栖息在六桥稀疏的柳树上,显得孤独。
诗人认为,像他的朋友那样既有词才又如杜甫般深情的诗人已经不多见。山间的云气融入词句,仿佛在暗示友人虽远离尘世,但其精神犹在。最后,诗人祝愿友人能在这样的江湖中,如朱十一样,依然带着酒,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境遇和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艺术成就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杰观凌寒江,朱栏俯平野。
群峰江上来,屹立罗万马。
山容多态度,显晦入模写。
朝云结烟鬟,翠色远相射。
夜月横脩眉,娟娟亦闲雅。
天生此尤物,政复为闲者。
冯夷翻怒涛,汹汹激风榭。
神女亦将云,时从楚台下。
造物出奇杰,娱客助挥洒。
时方苦积潦,百里无十舍。
我虽非官曹,对酒那忍把。
人生急行乐,有味如啖蔗。
悲喜有乘除,归愁耿长夜。
我昔在田间,秋霖伤岁熟。
常忧床床雨,夜下东屯屋。
饭牛起晨耕,短蓑聊栉沐。
违湿因五迁,劳形真仆仆。
坐歌南山粲,那惜清夜促。
平生小冯君,秀齿粲冰玉。
生馀华屋姿,岂识沾濡辱。
谁知折角巾,肯念滹沱轴。
会将秋雨谣,写入朱弦曲。
知君有过秦,妙画行见录。
衮衣坐法宫,当宁调玉烛。
吾庐虽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