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
推醉谁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
推醉谁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此句乃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卢纶所作,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首句“残妆色浅髻鬟开”,其中“残妆”指的是未完全整理的妆容,“色浅”则表现了一种淡雅之美,既不浓艳也不华丽,而是恰到好处的自然之态。“髻鬟”为古代妇女头饰,此处开启,则象征着女性的风情万种。紧接着“笑映朱帘觑客来”,这里的“笑”是指女性温柔的笑容,“映”则描绘了这笑容透过红色的窗帘(朱帘)投射出来,显得分外迷人。“觑”字用得极妙,表达了一种偷窥、观察之意,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美女的细心观察和深刻理解。
第二句“推醉谁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其中“推醉”二字,既可解为酒后酩酊大醉,也可理解为推辞、托辞。“谁知”表达了一种无人知晓的秘密,“弄花钿”则是指玩弄花形的簪饰,这里的“弄”字含有一种玩味、赏心悦目的意味。后半句“潘郎不敢使人催”,这里的“潘郎”或许是诗人自指,或是对某位男子的昵称,表达了一种谨慎小心,不愿被人催促之情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女性妆容、笑容和行为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男性内心世界的揣测,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古代生活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亲亲之谓仁,敬长之谓义。
仁义本并行,夷齐则皆是。
学夷曰从父,学齐曰尊君。
君父各有当,情理贵无愆。
所以民无称,仲尼谓至德。
亶父岂不慈,伯季亦奚择。
大人有不为,义在无信果。
正名岂为迂,言行必求可。
至理谅斯在,明训炳丹青。
归求有馀师,箪豆戒徇名。
楫舟下香山,行行翠微里。
春尽夏方初,万绿檠新洗。
点点绿中红,如珠缀云绮。
借问道傍翁,云是相思子。
昔有一佳人,望夫大江沚。
相思复相思,相思无时已。
閒倚相思根,泪滴相思底。
东风送郁陶,挂作相思蕊。
散作相思花,结作相思子。
莹润比珊瑚,红琛斗洵美。
从此落人间,缘鬟仍充耳。
化石亦成台,古来诚有此。
茉莉与素馨,馨香何足恃。
嗟嗟此相思,千年心不死。
我亦相思人,昔涉相思涘。
曾唱相思歌,细写相思指。
无路寄相思,空结相思痞。
徘徊相思下,相思聊复尔。
岁岁更年年,丹心照流水。
湘竹已全斑,重华何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