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帐暖燕双栖,杨柳风凉莺语迷。
娇傍海棠春睡足,娥眉偏向楚宫低。
芙蓉帐暖燕双栖,杨柳风凉莺语迷。
娇傍海棠春睡足,娥眉偏向楚宫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首句“芙蓉帐暖燕双栖”,以“芙蓉”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温暖的“帐”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私密的氛围,燕子的双栖则寓意着和谐与安宁,整句诗营造出一幅春日午后,燕子在温暖的环境中相依相伴的画面。
次句“杨柳风凉莺语迷”,将视线转向了室外,杨柳随风轻摆,带来了凉爽的春风,莺鸟的啼鸣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悦耳,但又因为环境的宁静,使得莺语似乎变得有些迷离,这里运用了“迷”字,不仅描绘了莺鸟的叫声,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第三句“娇傍海棠春睡足”,将视角聚焦于海棠花旁的一位女子,她倚靠在海棠花旁,享受着春日的慵懒时光,这里的“娇”字不仅形容了女子的娇美,也体现了她享受春日之美的愉悦心情,“春睡足”则形象地表达了她在这美好春光中的满足与惬意。
最后一句“娥眉偏向楚宫低”,以“娥眉”比喻女子的眉毛,这里的“楚宫”借指古代楚国的宫殿,整个句子描绘了女子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她的眉宇间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仿佛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理想中的美好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午后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以及人们在这种美好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满足,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霍第疏天府,潘园近帝台。
调弦三妇至,置驿五侯来。
尚想欢娱洽,吁嗟岁月催。
金坛分上将,玉帐引瑰材。
决胜鲸波静,腾谋鸟谷开。
白云淮水外,紫陌灞陵隈。
节变惊衰柳,笳繁思落梅。
调神和玉烛,掞藻握珠胎。
怅矣欣怀土,居然欲死灰。
还因承雅曲,暂喜跃沈鳃。
湖中之山兮波上青,桂飒飒兮雨冥冥。
君归兮春早,满山兮碧草。
晨舂暮汲兮心何求,涧户岩扉兮身自老。
东岭西峰兮同白云,鸡鸣犬吠兮时相闻。
幽芳媚景兮当嘉月,践石扪萝兮恣超忽。
空山寂寂兮颍阳人,旦夕孤云随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