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八》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八》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赞

本无戒持,何尝有破。方便为说,三世因果。

服饰炜然,王者之妃。前跪谛听,善思念之。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龙眠居士所画十六大阿罗汉之一的赞颂。诗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探讨了佛法中的重要概念——因果报应,以及修行者与世间关系的微妙平衡。

“本无戒持,何尝有破。”开篇即点明佛法的核心,强调真正的修行者并无固定的戒律束缚,因为内心的清净与觉悟才是根本,而非外在形式的遵守。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法无定法”的思想,即真正的法理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内在的悟性与实践。

“方便为说,三世因果。”接着阐述了佛法的传播方式和因果律的重要性。通过方便的方法,即灵活多变的教化手段,向众生宣讲三世因果的道理。三世因果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一切行为都有其相应的后果,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空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服饰炜然,王者之妃。”这一句描绘了阿罗汉的形象,虽身着华丽的服饰,但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王妃,而是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在光芒与智慧。服饰在这里不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内在精神的体现,暗示了阿罗汉不仅在修行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超越了凡俗。

“前跪谛听,善思念之。”最后两句描述了听众的态度,他们恭敬地跪下,全神贯注地倾听阿罗汉的教诲,并深思其中的智慧。这不仅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也体现了修行者与信徒之间深厚的精神联系,以及佛法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罗汉形象的描绘和对佛法核心概念的阐述,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修行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野塘翡翠

兰苕深处好相依,时向沙塘自在飞。

莫畏黄金收翠羽,吴王宫里美人稀。

(0)

漫兴

乱山波上远,片片似修眉。

山下蘼芜草,春来感别离。

(0)

沧洲十咏·其六钓矶

片石翳云根,隐映波光晓。

君看直钓翁,机静忘鱼鸟。

(0)

挽梅江陈以仁先辈

龙峰耆旧几人存,独客心悲不忍论。

华表鹤归尘梦远,少微星坠海云昏。

留宾别馆空悬榻,点易寒窗静掩门。

零落为君歌薤露,行人无泪也销魂。

(0)

怀安蒋明府望云思亲卷

马上闽关若太行,白云飞处似河阳。

宁教带雨将归梦,莫更因风度远乡。

亲舍几回空外忆,宦情偏向此中忘。

遥知吏散棠阴下,柱笏行看欲断肠。

(0)

送闽藩从事考满

西游怅饮气偏豪,多少同声惜户曹。

别路断鸿将去棹,乱山残雪送征袍。

蓬莱春近莺声早,阿阁云开凤影高。

明到五门朝觐后,相思空有梦魂劳。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