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无住持事,但只传法旨。
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
庸僧昧本原,岂识西归履。
买帖坐禅床,佛法将何恃。
古无住持事,但只传法旨。
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
庸僧昧本原,岂识西归履。
买帖坐禅床,佛法将何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佛学理念与个人隐逸生活情怀的诗篇。
"古无住持事,但只传法旨。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古无住持事"意味着过去圣贤不留恋于世间的繁杂事务,只关注传递核心的道理——即"法旨"。"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则是说,对于那些能够领会到佛教中"色"(物质世界)与"空"(精神世界)的真谛的人来说,他们就能够超越生与死的轮回,达到一种解脱。
"庸僧昧本原,岂识西归履。买帖坐禅床,佛法将何恃。"
这里诗人批评了一些不够资格的僧侣,他们迷失了本源,不了解真正的佛理。"买帖"可能是指通过购买来获得僧籍或地位,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能并不罕见。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这些庸俗僧人如何能够恃守佛法的疑问。
总体而言,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个人修行与精神追求的重视,同时也批判了当时宗教界的一些不正之风。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
吕公杞梓材,自是栋梁质。
岷山岩谷邃,蜀锦机杼密。
含章同豹隐,荣进异蠖屈。
兴起自艰微,败席代门荜。
扬庭挺科两,许国操心一。
理财务廉约,持宪从宽佚。
言动肃以舒,丝纶蔚成帙。
琐围使辽土,政府论仪物。
陈郡剖侯封,潞郊纾守绂。
今栖重湖外,久矣齐得失。
高吟贻华莞,静鼓云和瑟。
知音旷寰宇,自养融心骨。
冥鸿难遂去,塞马有归日。
会见促召还,忻欢投枣栗。
荷蓑而骑彼牧童,驱牛乱流江水中。
徐行不复用鞭箠,母当其前犊后从。
浊波沄沄出头角,见者往往疑蛟龙。
牛身千钧水不测,步步乃与丘陵同。
天机自然有所解,物理如此谁能穷。
君不见轧荦山腹垂至膝,一马不能载其躬。
帝前每作胡旋舞,翩翩劲捷如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