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迟日透香肌。春到柳边枝。
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
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
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暖风迟日透香肌。春到柳边枝。
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
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
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朝中措(其五)和张文伯海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美丽景象,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暖风迟日透香肌"一句,用“暖风”、“迟日”生动地刻画出春天温暖阳光的氛围,"透香肌"则描绘了这和煦的气息渗透到人体之中,带来的是一种舒适而又微妙的感受。
"春到柳边枝",简洁明快地表达了春天已悄然而至,柳树萌发的生机。
接着,“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两句,则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回溯。诗人提及曾经见到过的那个温文尔雅的场景:美丽的女子(玉人)在春日轻启罗帘,她的脸颊因饮酒而微红,显得格外动人。
"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三句中,“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字东坡),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位文坛宿敌的怀念与向往。"朱唇翠袖"形容女子的美丽,而“空想芳姿”则是诗人心中对于那份美好记忆的无尽回味和憧憬。
最后,“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两句,通过对比古代濡须太守(杜甫)赏花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春日赏花时的豪情与创作热情。"看花仍赋佳词"显示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捕捉,以及对文学创作不懈追求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既有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向往,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集美景、怀旧、文学创作于一体的佳作。
长眉柳叶交青条,玉花娇面垂云髫。
湖波蓝色春寥寥,大堤新曲干银霄。
翠丝络马金袅腰,香风随步烟飞飘。
芳亭深杳传金貂,一笑嫣然轻百绡。
欢娱未了日晷短,城鼓咿咿续复断。
鸣鞭夜月入鸡关,碧山皎皎水潺潺。
飘流踪迹,趁春来、还趁春光归去。
九十韶华能几许,著意留他不住。
趱柳催花,摧红长翠,多少风和雨。
蜂闲蝶怨,尽凭枝上莺语。
归棹去去难留,桃花浪暖,绿涨迷津浦。
回首重城天样远,人在重城深处。
惜别愁分,凝暗有泪,总寄阳关句。
不堪肠断,恨随江水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