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在水江无波,小舟一叶如飞梭。
山光压舟载不起,满目排空横翠蛾。
中林可是扬雄宅,路指岩阿放舟入。
问字须教酒剩携,谁识先生玄尚白。
苔封藓蚀一径微,绿萝古树环荆扉。
阴岚漠漠每入户,空翠濛濛常湿衣。
夜来一雨经林薮,添得江声满前浦。
开门万壑总浮云,吞却山根犹未吐。
幽邻雅好能无同,一簇人家居瀼东。
危桥策杖从小童,来往惟应桑苧翁。
嗟哉卧龙耽隐约,何似为霖遍寥廓。
君不见伊尹当年耕有莘,三聘幡然起丘壑。
碧山在水江无波,小舟一叶如飞梭。
山光压舟载不起,满目排空横翠蛾。
中林可是扬雄宅,路指岩阿放舟入。
问字须教酒剩携,谁识先生玄尚白。
苔封藓蚀一径微,绿萝古树环荆扉。
阴岚漠漠每入户,空翠濛濛常湿衣。
夜来一雨经林薮,添得江声满前浦。
开门万壑总浮云,吞却山根犹未吐。
幽邻雅好能无同,一簇人家居瀼东。
危桥策杖从小童,来往惟应桑苧翁。
嗟哉卧龙耽隐约,何似为霖遍寥廓。
君不见伊尹当年耕有莘,三聘幡然起丘壑。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山水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碧山在水江无波”,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青山倒映在平静江面的景象,展现出宁静的自然之美。接着,“小舟一叶如飞梭”运用比喻,形容小船轻盈地穿梭于江面,犹如织女的梭子,动态生动。
“山光压舟载不起,满目排空横翠蛾”进一步描绘了山色之重与江水之静对比,仿佛山的翠色都能压弯小舟,满眼望去皆是翠绿的峰峦。诗人将视线转向山间,“中林可是扬雄宅”,暗示山中有隐士居所,增添了神秘与文化气息。
“路指岩阿放舟入”描绘了探索山径的过程,诗人乘舟深入,期待寻访高人。“问字须教酒剩携”表达出诗人对知识和友情的珍视,暗示旅途中的惬意与交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环境的幽深和湿润,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最后,诗人借伊尹耕田的典故,感叹眼前的山水如同卧龙般深藏不露,不如伊尹那样能应时而出,泽被天下。整首诗以山水画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贤才出世的期盼,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