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梦作庐山游,五月星驾东林留。
青嶂遥开石耳出,白云近傍香炉浮。
向午峰阴连小阁,落溪岩瀑入平畴。
会招五老天池上,手撷芙蓉倚素秋。
十年梦作庐山游,五月星驾东林留。
青嶂遥开石耳出,白云近傍香炉浮。
向午峰阴连小阁,落溪岩瀑入平畴。
会招五老天池上,手撷芙蓉倚素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鱀在丙午年五月二十六日从建昌前往德安途中,稍作休息于东林寺时所见的庐山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十年梦作庐山游”,以十年之梦引出对庐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憧憬。接着,“五月星驾东林留”一句,将时间点定在五月,同时以“星驾”这一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东林寺以神秘而庄严的气息,暗示此处是修行与静思的理想之地。
“青嶂遥开石耳出,白云近傍香炉浮”两句,通过“青嶂”、“石耳”、“白云”、“香炉”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雄伟与幽静。其中,“石耳出”和“香炉浮”不仅形象生动,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向午峰阴连小阁,落溪岩瀑入平畴”则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地理环境与景色变化。午后的阳光下,山峰的阴影与小阁相连,溪流中的瀑布落入广阔的田野,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
最后,“会招五老天池上,手撷芙蓉倚素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他想象着将来能与五老(庐山的五大名峰)相聚于天池之上,亲手采摘芙蓉花,在素秋时节享受自然的馈赠,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牵衣儿女最相关,节物催人岁欲阑。
船落草声惊梦断,水涵山影照杯残。
堂深空羡河阳集,被冷谁怜范叔寒。
坐想归途花正好,杜鹃声里破愁颜。
千骑双旌间绿沉,草堂无径辱幽寻。
应怜范叔穷愁甚,更觉文翁德化深。
泌饮衡门聊寄老,高山流水旧知心。
朝来拭目窥新句,入木锵金比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