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蹑江巘,临风倚梵楼。
秋天出远树,夕照见归舟。
清磬云中发,惊涛槛底流。
坐来尘境隔,疑是御风游。
策杖蹑江巘,临风倚梵楼。
秋天出远树,夕照见归舟。
清磬云中发,惊涛槛底流。
坐来尘境隔,疑是御风游。
这首清代诗人刘元徵的《登京口玉山清音阁》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山的场景。他手持竹杖,漫步在江边的山岩间,感受到秋风的轻拂和梵楼的静谧。远处的树林在秋色中显得更加深远,而夕阳映照下的归舟则勾起了旅人的思归之情。
诗人抬头望见云中传来的清脆钟声,那是寺庙中的磬声,与下方江水冲击栏杆的涛声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坐在阁楼上,他仿佛与尘世喧嚣隔绝,心灵得到了超脱,仿佛在御风而行,体验到了一种空灵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登高远眺时的禅意与自然之美,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刘元徵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长公甲诞岁逢酉,嘉宾四座称觞后。
周郎手持一片石,殷勤为献千金寿。
玉质温莹眼复明,霞彩烂耀铿然声。
主人拜受比琼玩,置之几案烟霏生。
科斗古籀镌虬形,色丝妙句如盘铭。
客从远方罗雀至,呼儿取出题凤字。
宝砚凋磨多苦辛,银杯羽化须臾事。
主方懊怏客不欢,黑卿寂寞颖人弃。
神物岂无呵护灵,依然得自吴趋市。
君不见明珠合浦有时还,楚弓知在郢门间。
由来丧焉何须问,且更笼鹅一解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