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芳苡竞时新,绚凤蟠螭莫辨真。
汉室明珠元不夜,秦宫青玉更宜春。
三殿瑶光承素月,六街花气蔼香尘。
欢娱何处非衔照,愿借文园映字人。
华灯芳苡竞时新,绚凤蟠螭莫辨真。
汉室明珠元不夜,秦宫青玉更宜春。
三殿瑶光承素月,六街花气蔼香尘。
欢娱何处非衔照,愿借文园映字人。
此诗描绘了明代京城元宵节观灯的盛况,以华丽的辞藻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首联“华灯芳苡竞时新,绚凤蟠螭莫辨真”开篇即点出元宵佳节灯火辉煌,各式彩灯竞相争艳,其中的凤凰、龙蛇图案繁复精美,让人难以分辨其真伪,营造出一种节日的神秘与奇幻氛围。
颔联“汉室明珠元不夜,秦宫青玉更宜春”运用典故,将元宵节的灯火比作汉室明珠,即使在夜晚也璀璨夺目,又以秦宫青玉喻之,强调其在春天的美丽,进一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颈联“三殿瑶光承素月,六街花气蔼香尘”描绘了皇宫和街道上灯火与月光交相辉映的景象,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花香与尘土的气息,展现出节日的浪漫与温馨。
尾联“欢娱何处非衔照,愿借文园映字人”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欢乐场景的赞美,认为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节日的光芒,同时表达了希望借文人墨客之笔,将这份欢乐与美好永远留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明代元宵节观灯的盛景,传达了节日的喜悦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断岸扁舟去,中林好事家。
扣门无倦色,安土足生涯。
国宠期金紫,家声振玉砂。
如何年不百,泣泪湿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