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
《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

凭谁脩玉户,未觉减金波。

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

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liùdàiyuèbīnfēnghàoránxiāozhōngmèi
sòng / hóng

zuózhōngqiūyuègāotángé

píngshuíxiūwèijuéjiǎnjīn

liànjìngqiánshuǐyínqīnzuǒjiè

hàoránfēngshuǎngtōngzhīchángò

注释
高唐: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这里借指皇宫或月宫。
素娥:指嫦娥,因她住在月亮上,常以白色服饰示人。
玉户:比喻月亮,因其明亮如玉,故有此称。
金波:形容月亮的光辉,金色的波光。
练净:形容月光皎洁如洗。
银侵:月光照射下的银色效果。
浩然:形容开阔、广大。
长哦:长久地吟咏。
翻译
昨晚中秋明月挂天边,高唐宫中仙女们嫉妒嫦娥的清冷美丽。
又有谁能修缮那月亮之门,使得月光并未因此减弱,依然洒满金色的波光。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前溪,银色的光芒侵染了左界的河流。
在这清风明月之夜,心情舒畅,整夜吟咏不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明月下的山水景象,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意境。首句"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设置了诗歌的背景,中秋节那轮明月似乎在高唐之巅挂着,月色如同美人之面庞,既有柔和之感,又带几分寂寞。

接着"凭谁脩玉户,未觉减金波"则是诗人站在高处,依靠那似玉的门扉,眺望着月下的溪流,水波不兴,犹如未被打扰的金波。这里的“脩”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月光下的清澈,又透露出诗人对这静谧夜景的沉醉。

"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继续描绘了这一片宁静而纯洁的自然图景。溪水清澄见底,就像经过洗练一样;而那月光如同银液一般,悄无声息地浸入了左边的界河之中。

最后两句"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感受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秋风带着凉意,月露如洗,整个夜晚都浸润在这份清新与舒畅之中。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中秋月下的山水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赞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蒹葭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0)

八骏图诗

穆满志空阔,将行九州野。

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

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

朝辞扶桑底,暮宿昆崙下。

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

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

华辀本修密,翠盖尚妍冶。

御者挽不移,乘者寐不假。

车无轮扁斲,辔无王良把。

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

(0)

挽张之洞联

昌黎妻李翱以兄子,讲文析道,为益之厚;

眉山祭永叔于师门,上恸天下,下哭其私。

(0)

送李天生归养

廿年高隐为承欢,诏趣蒲轮却聘难。

圣主爱才非强志,大儒报国岂须官。

邹枚词赋清时重,黄绮风流异代看。

遥想彩衣归拜舞,朝恩家庆话团栾。

(0)

处暑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0)

所遇

所遇他无物,相期别有人。

乾坤犹日月,身世岂风尘。

独念今于古,何如夜与昏。

终当凝我素,或可任其真。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