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齐隆准伏危机,办为君王解急围。
楚炬无情燎黄屋,晋城有土瘗遗衣。
功名不与山河誓,义烈终同日月辉。
新庙落成牲醴盛,千年魂魄想依依。
貌齐隆准伏危机,办为君王解急围。
楚炬无情燎黄屋,晋城有土瘗遗衣。
功名不与山河誓,义烈终同日月辉。
新庙落成牲醴盛,千年魂魄想依依。
这首诗是一篇怀古之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人物义举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业绩和忠诚品质的崇敬。诗中“貌齐隆准伏危机,办为君王解急围”两句,以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为例,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君主和臣子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勇形象。
接着,“楚炬无情燎黄屋,晋城有土瘗遗衣”两句,则是通过楚汉争霸的历史事件,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悲剧,以及对英雄人物忠骨埋藏之地的凄凉感慨。这里“楚炬”指的是楚国在项羽领导下攻入关中时所点燃的大火,“晋城有土瘗遗衣”则暗示了战乱中英雄的遗体长眠于地下。
“功名不与山河誓,义烈终同日月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求功名只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献身者的崇高评价。这些英雄人物虽然未留下姓名,但他们的忠诚义举却与长存的山河并存,与日月同辉。
最后,“新庙落成牲醴盛,千年魂魄想依依”两句,则是对纪信庙的赞美和对其中供奉之人的追思。诗人通过对庙宇新建和祭祀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于历史人物崇敬之情,以及希望这些英雄魂灵能够得到安息的心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对古代英雄业绩的赞美、对历史战争悲剧的反思以及对忠诚品质的推崇,是一篇充满深沉历史感和浓郁文化气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