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貔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0)
注释
须臾:片刻。
鼙鼓:古代的一种战鼓。
组练:“组甲被练”的简称,分别指军士所服的两种衣甲。
鏖战:激烈的战斗。
貔虎:传说中一种凶猛的野兽,这里喻指勇猛的军队。
诮惯得:犹言“习以为常”。
诮:简直,完全。
吴儿:泛指钱塘江畔的青年渔民。
红旆:红旗。
旆,旗帜。
蹙:通“蹴”,踩,踏。
白马素车:是说白浪滔天的样子。
素车:不加修饰的马车。
“属镂句:意谓伍子胥忠而遭祸,千古为之怨愤。
谩教得:空使得,有“白白便宜了”的意思。
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
五湖:或指太湖,或指太湖附近的湖泊。
西子:即春秋时期美女西施。
范蠡曾以其献吴。
成功后,传说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
舸:大船。
弄烟雨:指在烟雨蒙蒙的五湖上泛舟自适。
翻译
望向天边,潮水好似覆盖半个天空的白色鸥鹭一样铺天盖地而来。片刻之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地动山摇的波涛声,之间横截江面的波峰如千军万马驱赶着白色的山峰而来。江潮汹涌翻滚,如勇士激战不休。吴地青年朝朝暮暮与水为戏,对此简直就像是平常一样,吴儿又怎么会害怕着蛟龙一样翻滚的波涛。弄潮儿在波涛中如履平地,看那红旗翻飞,他们如同锦鳞出水,鱼跃水面,踏着浪花起舞。
任凭何人,面对怒潮汹涌如巨鲸吐水一般的潮水,吴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过是人间的一场儿戏。连天的怒潮最终也力倦难治,缓缓东归。常言道,伍子胥用属镂自刎化为潮神遗恨千古自是因为功名误了千古英雄。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与西施漫游五湖,一叶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赏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壮观的海潮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开篇"望飞来、半空鸥鹭",以鸥鹭翱翔为背景,引出即将来临的壮观场面。"须臾动地鼙鼓",运用比喻,形容潮水如战鼓般震撼人心。"截江组练驱山去",形象地描绘潮水如军队般汹涌前进,势不可挡。

接下来,词人写到吴地的人们面对如此巨浪,毫不畏惧,"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显示出当地人的豪迈气概。潮水过后,水面平静,"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描绘了鱼儿在浪花中跳跃的生动画面。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历史,"万里长鲸吞吐"暗指潮水的浩渺无垠,"白马素车东去"则借用了伍子胥的典故,表达对冤屈不平的感慨。最后,词人叹息功名误人,英雄如伍子胥和陶朱公(范蠡)都未能善终,只能在烟雨中泛舟江湖,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整体上,此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载体,融入历史典故,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和徐从道韵二首·其二

拂袖归来日,柴门稚子迎。

贫甘守藜藿,名不愧公卿。

宝剑空藏匣,良弨惜解檠。

中兴谁草诏,君盍在承明。

(0)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其四

灿烂燕公笔,飘然迈祖风。

高吟时举白,戏语或题红。

讶敏文翻水,誇严律比戎。

诗坛如第将,苏李谢前功。

(0)

次彭资深韵

林下相从多胜友,谁如吾子妙才华。

曳裾所至成师席,射策由来有世家。

意气胸中千里骏,文词笔下九光霞。

邮亭一见倾怀抱,投分金兰不足誇。

(0)

有感三首·其二

运属宣和末,干戈变故仍。

倦勤修内禅,流泽启中兴。

雎水千麾集,胡沙八骏腾。

尺书传讳日,寰宇泪如渑。

(0)

园蔬十咏·其七波薐

金镞因形制,临畦发永叹。

时危思撷佩,楚客莫纫兰。

(0)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其四

归来十六见新元,种得黄楠绕旧村。

岂是翛然便遗物,吾衰不复梦修门。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